![[原创]这个“黑白”的新年,似乎还没过完](http://47.90.92.126/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20/03/20200312_5e6a48e4969de.gif)
我的家乡在北方的一个小县城,自从大学离开家,记忆中的家乡的年味就越来越淡,每当回忆起小时候过年的场景,脑海中都像是黑白电影一幕幕回放,可是今年回忆起来,那些回忆仿佛涂上了色彩……
家乡的春节特别热闹,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尤其是孩童时代,几乎从一放寒假就开始热切期盼新年了。寒假伊始,春节倒计时开启,一家老小对春节的准备应该是从新衣开始,打记事起,大概一进腊月,小伙伴们都会问买了过年衣服了吗?大人小孩从里到外置办个遍,连袜子都要是新的,那年代,不常买新衣,到过年从里到外换个遍当然高兴。年前去逛街会看到卖衣服的整条街人挤人。当然,这也是过年的一大部分开销。
衣服置办齐了,家里的大人会陆陆续续准备年货了,包括蒸包子花糕的原料,过年吃的肉和菜,一般会准备很多,按照初一到初五天天有宴席的量准备。此外,还要准备糖果、瓜籽,烟酒、鞭炮、水果,这也是过年的一部分开销。
年货置办齐了,该轮到老妈忙活了,先是扫房子,在苕帚上绑上竹竿子,把家里各个屋的蜘蛛网扫扫,玻璃擦一擦,然后把所有被罩床单枕巾洗一洗,由于家里院子大,屋子多,这些活儿干完了也得一大天,好在妈妈手脚快,我们其他人也能打打下手。
干完这些活,差不多该准备吃的了,先是蒸,蒸包子、发糕,包子有肉馅、素馅、和豆沙馅三种,发糕有好几种样式,基本是面粉物红枣,发糕是过年专供。蒸的量特别大,要能让全家老小还有宴请的宾客从初一吃到十五,我记得家里一般蒸三四簸箩,光是蒸这些就需要两到三个娴熟的人忙活一两天。蒸完了就该炸了,量也很大,种类也很多,有鱼、豆腐、红薯、丸子,这些都是准备过年时做菜或汤,我们小孩子喜欢在厨房看着,老妈一边炸,我们一边吃,家里三个孩子,除了我们当天吃的还能剩好几盆。
吃的都准备好了差不多该到年廿九三十了,家家户户准备贴春联了,年前也是我家最热闹的时候,二哥会写春联,街访邻居老早就把红纸送来求春联了,二哥都会铺一大摊子在家里写,由于每家差不多有二十来间屋子,所以也是不小的工作量,我会凑到跟前儿写个横批啥的。
贴春联也很有意思,全家一起上,妈妈负责熬浆糊,哥哥负责爬高贴春联,爸爸负责抹浆糊,我负责把抹好浆糊的春联递给哥哥。当然在贴春联之前的一项工作就是把去年的老对联撕掉,由于是浆糊粘的比较牢靠,所以也是门大活儿。
年三十对联贴好了,特别喜庆,院子也被爸爸冲刷一新,然后准备一堆柴火,以便初一早晨放鞭炮把这堆柴火点燃,预示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这些习俗大都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爸爸谨慎地对待,每年都怀着敬畏之心执行,现在想起来这种画面历历在目,很感动,很想念他,多想每个春节都陪伴在父母身边。
年三十一切准备就绪,妈妈会在下午包一些饺子,出锅以后爸爸哥哥和叔叔们会端着饺子上坟,告慰已故的先人。三十晚上我们也是只吃饺子,大鱼大肉是初一才开始。吃完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那时候看的节目少,看晚总能人全家人欢笑。春晚结束后,差不多十二点就该睡觉了,因为初一早晨还要早起。每个人会把买好的新年衣服拿出来准备明天穿。
初一早晨五点大概就会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叫醒,奶奶爸爸妈妈早就起来了,爸爸和哥哥开始点柴火放鞭炮,我总是捂着耳朵躲在屋里,妈妈在厨房准备早饭,吃早饭前晚辈会给长辈拜年,就是磕头,现在不流行给亲戚朋友磕头了,但每年一次还是要给家里长辈磕头,所有浓得化不开的亲情都在这一个磕头里了。吃完早饭,该是街访邻居亲戚朋友串门拜年的时候了,大家穿着崭新的衣服,互相问候,这个年就在这么忙碌的准备之后开始了…
今年的春节是黑白色的,但因为那些平凡的、伟大的故事让人相信困难一定是暂时的,愿接下来的每一个春节都是彩色的。
文 / linda
图片 / 网络
BGM / 路过人间 - 郁可唯
关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