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我们能每天准时相见
你的加星和在看对我们非常重要
点击电影铺子 → 主页右上角 → 设为星标
★
要说今夏最火的综艺,非《乘风破浪的姐姐》莫属。
几乎零宣传开播,但一开播就引起全网讨论。
点击率涨了又涨,热搜上了又上。
本来可能继续这个势头一路火热下去,但不知怎么却慢慢变了味。
说的是展现三十岁女人不一样的美,到头来还是在追求年轻、追求皮肤有多好、腰有多瘦。
最终沦陷为广告阵地。
就连当初坚持活出不一样的精彩的姐姐们,也败给了观众选择度高的快歌。
女人三十,到底意味着什么?
《浪姐》怕是已经偏离了轨道。
最近大火的这部剧,又能找到什么样的答案?
《三十而已》
《三十而已》同它的姊妹篇《二十不惑》一样,也是一部女性群像剧。
三位女主角分别由江疏影、童瑶和毛晓彤饰演。
剧集一开播,便连着拿下多个热搜,收视也是一直处在前列。
播出至今两周时间,7万人评价,评分停在了豆瓣7.7。
这群30+的姐姐们有什么故事?
不多废话,我们看剧。
上海,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来说,是个大得无边无际的城市。
对于王漫妮(江疏影 饰)来说更是如此。
她是个奢侈品店的高级销售,说通俗些就是柜姐。
独自在上海打拼八年,工作能力优秀、会待人接物、独自过得精致小资。
虽说不上扎下根,也算是站得稳。
但实际上,生活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美好。
作为社畜中的一员,王漫妮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糟心事同样不少。
因为一站就几个小时的工作,她把自己搞出了急性肾炎。
直到在家里疼到晕倒,才被视频另一边的母亲打120送往医院。
工作如此努力,也躲不掉小人背后的暗箭。
同事的冷嘲热讽和小动作,明着暗着抢单抢提成......为了一单几百万的交易甚至故意导致她过敏破相进医院。
职场失利,情场也不见得有多顺。
自从上一次分手后空窗多年,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互相有感觉的,谁能想到对方却是个海王渣男。
一边有个交往七年的女友,一边还要吊着她口口声声说是真爱。
几年前的时候,父母也苦口婆心劝说过她,让她回老家,安安分分工作、嫁人。
但王漫妮不愿意。
她推说如果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在上海落下户、扎下根,便就此认命,安安分分回老家,按部就班的生活。
可是真到了这个时候,放弃已有的生活说得容易,谁肯啊。
再者,每天接触的顾客不是大款就是富婆,一经手就是十几万的交易。
王漫妮就是再淡泊的人,也不免生出一种不甘心。
凭什么别人能过得上光鲜体面衣食不愁的生活,而我又漂亮又有能力,却还要被这些人暗地里嘲笑。
憧憬再加上不甘心,王漫妮自然更不会安于平凡的生活。
再看第二个人,顾佳(童瑶 饰)。
人如其名,顾佳最大的特点,就是顾家。
在外人眼里,她是一个令人羡慕的阔太太、贤内助。
夫妻恩爱,丈夫优秀,有一家属于自己的烟花公司。
刚搬了新家,儿子也很懂事,中产阶级的小日子滋润无比。
但实际上,顾佳却是个双商爆表的女强人。
也就是所谓的“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她一手将只会设计烟花的技术咖丈夫打造成了许总,在处理事务上,也是事无巨细的一流。
丈夫招惹了客户,拉不下面子,她顶上。
又是道歉,又是陪酒,又是拉关系,这才解决了公司的危机。
而当对方触及底线的时候,顾佳照样不怂,该怼就怼回去。
儿子幼儿园面试被刷,她包揽。
又是找人情,又是送礼,又是托关系,这才让儿子成功混入富家圈子。
而当儿子被关在房里欺负的时候,她也能很飒的将两个罪魁祸首一顿暴揍。
有不长眼的勾搭她老公,也是由她解决。
从一个橘子查出不轨之人,明敲暗打让对方死了攀附老板这条心。
逻辑之强,观察之细微,手段之果决,堪称“人间过绿器”。
虽说名义上是全职太太,实际上顾佳却比丈夫许总还要忙,能力还要强。
小能解决丈夫个人着装健康问题,大能处理公司紧急事务,顺便还要体面的击退小三。
然而,顾佳如此优秀,却还是挡不住丈夫去别的女人那里找存在感。
这部群像戏的第三位女主角,是钟晓芹(毛晓彤 饰)。
比起上边两位,钟晓芹过的却是“别人家的孩子”的按部就班的生活。
她是个上海土著独生女,全家的宠爱都给了自己。
大学毕业后,找了份物业的工作,成为了办公室里“常驻”的便利贴女孩。
工作后,相亲、结婚,嫁给了国企上班的老公,生活有条不紊的走下去。
日常就是上班工作,下班追剧。
忙了在家团团转,闲了回娘家做女儿。
小日子看着滋润,却总是不对味儿。
比起夫妻,她们两人更像是合租室友,从来玩儿不到一起。
她喜欢西式早餐,面包吐司;他爱吃中式早点,豆浆油条。
她感性小话痨,他淡漠不多说。
她爱追剧撸猫,他喜欢摆弄养鱼。
两人各玩儿各的时候都乐此不疲,在一起却连一个小时都消磨不了。
本来钟晓芹没太在意两人之间的不和谐,但一场意外怀孕,却让她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无可避免的质疑。
以上,三位女性,未婚未育、已婚未育、已婚已育,都表现出不同的人生状态。
比起以往都市感情剧中脸谱化的扁平人物形象,几个角色的塑造颇为细腻和贴近生活,充满了多面性。
比如顾佳,可以强势、有野心、控制欲强,也可以上进、大方、有牺牲精神;
比如王漫妮,可以拜金要强,一万多的工资,房租就花去七千,也可以独立有底线,该分就和渣男分清楚;
比如“众盼芹离”的钟晓芹丈夫陈屿,可以冷漠,在得知孩子没了第一时间不是伤心而是安排接下来的手术,也可以在听到胚胎心跳后默默安上小夜灯,丈量婴儿床尺寸,默默付出。
《三十而已》作为一个都市剧,优于其他的部分很多,但缺点也还存在。
从评分由8.2降到7.7就能看出些端倪。
这些缺点,归根结底还在国产都市剧最常见的“悬浮”二字。
剧中的三位女主角,要么土著,有车有房;要么能力出众,长相出众。
但实际上,那些在片尾小摊上买煎饼的,才算得上真正在大城市打拼讨生活的普通男男女女。
此外,编剧给女主角们安排的情节,看着解气,却也只能在虚拟的世界爽一爽。
比如顾佳,离婚后应该会把茶厂开得风生水起;比如钟晓芹,会凭借自己的书在家庭彻底翻身;还比如王漫妮,偏偏就因和善的态度招来一个几百万的大单子。
但放在现实中,这些只可能是困顿生活的想象。
这也无怪有观众吐槽其为《小时代之三十而已》。
回到主题。
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三十岁都会被默认为一个节点。
在此之前,都可以恣意放纵的去生活,去试错。
但在此之后,人们就会被催着成家立业生孩子生二胎,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生活。
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很难逃脱这样一个命运。
剧中有一段,是《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的联动。
二十岁的梁爽、姜小果、罗艳、段家宝担心的,是论文答辩,是护肤,是工作以后没时间打游戏。
她们害怕的,是到了三十岁 成为老阿姨,所以希望将来能做轻松的全职太太。
可三十岁的王漫妮、顾佳、钟晓芹回头去看二十岁的自己,当时感觉天塌下来的问题放在现在都不是事儿。
而当时憧憬的全职富太太,也不过是007的照顾孩子,甚至连上个厕所都要排进日程表。
从二十岁到三十岁,看世界的滤镜慢慢褪去,露出生活本身的沉重和鸡毛蒜皮。
女人三十。
要升职还是要孩子?
大城市打拼没有结果没有嫁人,要留下还是回老家?
生育问题上夫妻达不成一致,真的能负担起一个新生命吗?
等等问题,在海报图上就已密密麻麻罗列了一大堆。
“三十而立”,要人在三十岁左右的短时间内,确定下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活轨迹,谈何容易。
“三十而已”,三十岁不过是一个阶段,它不一定非要是生活某种意义上的定性。
三十可以是开始,可以是结束,也可以是改变。
今年夏天,三十的姐姐们为什么招人爱?
因为三十,少了二十岁的冲动莽撞,没有四十岁的淡泊安然。
三十有的,是恰到好处的理想和现实,是正当年的努力和冲劲。
三十而立?
三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