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北极地区除了极度严寒的high Arctic 植物覆盖较少之外,其他地区都有的植被覆盖,所以植物本身不用培育;
2. 其次,人工培育植物对于北极的破坏力很大。在阿拉斯加曾经有人希望开垦土地用来种植经济作物。结果第一年平整了土地种上了植物,第二年这块地就成了水坑(土壤表面被破坏后,土壤下的冻土层溶解了,不仅释放出了大量的水而且还释放出了很多甲烷和二氧化碳);
3. 第三,净化空气的最好方法就是减少工业排放。 比如华北地区雾霾是不可能通过植物净化来净化空气的,更不要说是北极植物了。植物对于净化空气有作用,但作用有限。主要是叶片吸附和阻挡一些空气中的颗粒沉降,同时吸收一些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等。所以与其研究如何增加植物的净化能力,还不如研究如何降低污染排放。
4. 第四,缓解全球变暖,植物的作用是复杂的。有些植物可以增加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吸收,降低冻土温度,来缓解土壤中的甲烷排放到大气中,但是另一些植物的根茎则可以辅助气体排放,所以植物的影响到底对大气环境怎么样还很难判断。另外,由于气候变化,北极的很多植物群落在发生很大改变,尤其是森林在向高纬度地区扩张,这个现象对气候的反作用现在的争论仍然很大。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特别复杂,而我们的系统的生态学研究也不过百年的时间,所以需要更多的人用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这些东西。
希望对你的问题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