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6日消息(记者王迟)从City Ride(城市骑行)到新能源汽车、从绿色有机食品到节能节水产品、从绿色物流到绿色制造……当前,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主流选择,也极大促进企业主动进行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
为刺激绿色消费,早在2016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就印发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着力培育绿色消费理念,积极引导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推动企业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近年来,国家又接续出台了多项支持绿色消费的政策和措施,为绿色消费提供政策保障。
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模式,正逐步成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到,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再次强调推动绿色消费的重要意义,为绿色消费发展指明方向。
上海,国产新能源车码头排队“出海”
绿色消费激发消费潜力与扩大内需
家住北京海淀区的李先生是一位刚参加工作两年的青年消费者,对环境保护有强烈的意识,并希望拥有一辆高科技的新能源汽车。“我通过汽车论坛、社交媒体等渠道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和产品信息。并且还比较了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新能源汽车的性能、续航里程、充电设施等因素,结合政府补贴和优惠政策作出了最终决策。”李先生说,最终,他选择了一款性能出色、续航里程长的新能源汽车。
和李先生一样,越来越多消费者将环保因素纳入消费决策当中。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产品和服务逐渐成为消费热点,进一步推动内需的扩大。
《2023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显示,73.8%的消费者会在日常生活中优先选择绿色、环保的产品或品牌,68.9%的消费者表示接受绿色产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商品。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分析当前我国绿色消费市场发展情况,他表示,政策层面,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绿色消费的政策和措施,为绿色消费提供了政策保障。市场层面,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绿色产品的不断丰富,绿色消费市场逐渐扩大。企业层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绿色消费趋势,加大绿色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绿色消费通过提高商品和服务的实用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从而激发消费潜力。
甘肃通渭,风力发电机组伫立山巅,光伏板布满山坡
绿色消费促进产业升级与转型
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主流选择,也极大促进企业主动进行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
在7月31日国家能源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副主任陈静介绍,实施绿证制度是我国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保障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的有力抓手,更是推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4.86亿个,同比增长13倍。全国参与绿证市场交易的买方企业和个人主体3.9万个,同比增长4倍。企业参与绿证、绿电交易的热情高涨,全国交易规模正持续稳步扩大。
“面对市场需求的转变,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不得不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使用可再生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从而实现绿色转型。同时,随着绿色消费的普及,低碳、环保的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而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将逐渐被淘汰,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刘春生说。
他表示,绿色消费的需求也将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绿色技术和产品,以满足市场对绿色环保的需求,进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清洁能源、环保技术、绿色建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和技术支撑,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建立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消费还带动了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绿色制造、绿色物流、绿色服务等,促进相关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拓展,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我国绿色消费正在蓬勃发展,但其中绿色消费整体上还是依赖于政策补贴的引导作用,消费者集体的绿色环保意识还有待加强。”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指出。
为更好地激发绿色消费市场潜力,盘和林建议,要建立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比如在消费市场,能级更高的家电能够获得更多消费补贴、以旧换新补贴。比如开展绿色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对绿色产品生产企业提供更多的企业贷、消费贷支持。
刘春生建议,要制定更加具体、可行的绿色消费政策,如税收优惠、补贴政策等,降低绿色产品的消费成本。鼓励企业加大绿色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力度,丰富绿色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和性价比。加强绿色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更多的充电设施、推广绿色包装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绿色消费体验。建立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如设立绿色消费积分制度、开展绿色消费评选活动等,激发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