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国内 / 正文

如果文物会说话|相隔400年的两幅《清明上河图》有这样的渊源

央广国内 2024-11-03 13:53:24

说起北宋绘画

总会想到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

创作的描绘当时都城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繁华景象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如果文物会说话|相隔400年的两幅《清明上河图》有这样的渊源

宋代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局部

而辽宁省博物馆的馆藏名画中

也有一幅《清明上河图》

作者不是张择端,而是另有其人

这人就是“明四家”之一的仇英

如果文物会说话|相隔400年的两幅《清明上河图》有这样的渊源

明代 仇英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清明上河图》从北宋到明朝,竟然有了“同胞兄弟”?

这相隔近400年的两幅画到底有怎样的渊源呢?

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

结合两位画家画作的特点

为大家“说画”解惑

在古代,受图片和图像传播的限制

能亲眼看到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原作的人并不多

更多的人是通过书籍记录的方式来了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不同书籍的简略记录并不能让后世画家全面了解该图

所以明代中期产生的《清明上河图》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在大致结构上有着共通性

在细节上则反映了不同的地域特征

两幅画虽然画面结构相似

但画法却有所区别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绘画风貌

张择端是北宋画院的一员

仇英是明代吴门画派的中坚

二者的艺术区别

既有时代的差异

也有不同画家的个性

比如张择端版更多为水墨

仇英版更多为设色

张择端版线条更加粗犷

仇英版更加纤细

如果文物会说话|相隔400年的两幅《清明上河图》有这样的渊源

明代 仇英 《清明上河图》 局部

从文物价值角度来看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因为其绘画技巧高超

内涵丰富

年代久远

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材料

文物价值亦更高

如果文物会说话|相隔400年的两幅《清明上河图》有这样的渊源

宋代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局部

但无论是哪个版本

都是中国绘画史上技艺精湛、内涵丰富的风俗画巨制

其各自呈现了北宋后期汴京城周围和明代中叶江南地区

社会状况、风俗人情、农业生产、商业活动、建筑交通……

经过研究,二者所呈现的内容

都能与当时社会一一对应

所以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文物价值

策划:万方 王子晖

编导:袁晗 刘璐

设计:樊珊珊 程媛媛

后期:陈正

配音:宰鑫睿

鸣谢:辽宁省博物院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新华网新闻中心

新华网辽宁频道

联合出品

时讯快报

5.5亿用户的选择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