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如今在人们的印象中更多的是个祭祖扫墓、缅怀先烈的日子,但在古代却更多的是个“娱乐节”。
清明与它前面紧连的寒食节都在公历4月5日前后,正是气清景明、花红柳绿的时候,人们在此时相约踏青、游春,赏景、欢宴,很是欢乐自在,诚如古代小说所言:“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此时全国各地气温升高,天气转暖,正是播种希望之时,农谚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此之谓也。当然,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慎终追远、祭拜先祖,也是一个古老的传统。
在陕北,唐朝诗人韦庄清明时节去游春,写下开头这首很有画面感的诗,杨柳堆烟,花树缤纷,男人们欢宴醉吟,女子们打秋千嬉闹,不亦乐乎。
在张择端名画《清明上河图》的开封城,北宋诗人张方平也过了一个欢快的清明节,他在诗中写到:“踏青原上饮,祓禊水边歌。佳节相连好,游人一倍多。”汴河边上游人比平时多了一倍,都在喝酒唱歌,其乐融融。
在江南的苏州,清明时节呈现出“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美景。元末明初苏州著名的高僧释力金写下了“莫遣桃花作红雨,且看榆火散青烟。笙歌谩说承平日,耕稼深期大有年”的诗句。时值新旧交替之乱世,他看着眼前的桃花红雨和榆火青烟,心里期盼的是承平盛世和庄稼丰收。
南宋的江湖派诗人高翥这一天却充满了伤感,他写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另一位南宋诗人戴复古这一天在楚天飘泊,天空在飘雨,他满怀乡愁,写到:“一笠戴春雨,愁来不可遮。清明思上冢,昨夜梦还家。”
清朝诗人方鼎锐将扫墓与游春结合在一起,他写到:“清明扫墓似游湖,斗酒黄鸡麦饭俱。落日画船萧鼓动,分明一幅上河图。”
此际,在陇原大地,同样也是春和景明,生机勃勃,让我们都珍惜时光,热爱生活,走进自然,播种希望吧!系之以诗:
白塔山前花欲燃,中山桥上舞蹁跹。
上河图景重描绘,无限风光在陇原。
(廖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