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国内 / 正文

不该吃的饭不吃(金台潮声・作风建设系列谈⑤)

央广国内 2025-04-27 14:53:47

  “五一”假期临近,家庭和亲朋好友之间,难免有些聚餐。哪些能去、哪些不能去,在哪吃、吃什么,党员干部应心明眼亮。

  一日三餐,本是生活常事。然而,在有些场合,饭局的醉翁之意不在“饭”,而在“局”。反腐专题片《反腐 为了人民》中有个细节:不法商人发现某领导干部爱吃什么菜,就精心安排饭局让他吃得舒心;发现他爱抽烟,就源源不断送上。这名干部逐渐迷失自我,利用职权和影响力,帮助不法商人承揽工程项目,最终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

  违规吃喝是典型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腐蚀人们的灵魂,污染社会风气。更应警惕的是,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不正之风滋生掩藏腐败,腐败行为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有的党员干部腐化堕落,往往就是从一顿饭、一杯酒开始的。一而再,再而三,久而久之,他们在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间,模糊了亲清政商关系的界限,滑入了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犯罪的深渊。还有一些党员干部把饭局视作交际场,借着吃吃喝喝拉关系、套近乎,实则是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这也容易诱发腐败问题,甚至给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一顿饭、一杯酒,绝非小事小节,而是关乎形象,关乎民心。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毛泽东先后请爱国侨领陈嘉庚吃饭,前者极尽铺张,宴请列支8万元;后者热忱朴素,自掏腰包请了一顿农家饭。陈嘉庚从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水乳交融,看出了这个党质朴廉洁作风中蕴含的远大志向,他作出一个判断:“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实践也充分印证,“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

  时代发展了,条件改善了,我们虽然告别了“红米饭、南瓜汤”,但党员干部仍然应当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道理,常怀忧患之心、常思勤俭之德,从小事小节上加强约束、规范自己,不断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

  “身之主宰便是心”。作风问题,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面对形形色色的“围猎”和诱惑,广大党员干部须修好“心学”,涵养高尚道德情操,从心底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党员干部要涵养好的作风、树立好的形象,不妨先从管住自己的嘴巴做起。

相关推荐
滚动更新|“红月亮”现身!记录月亮“变脸”全过程 新闻  央广国内 ⋅  3阅读 ⋅  2小时前
小卫星星座已具规模 “云遥一号”系列卫星预计明年底前发射90颗 新闻  央广国内 ⋅  3阅读 ⋅  2小时前
香港特区选委会界别分组补选顺利举行 新闻  央广国内 ⋅  3阅读 ⋅  2小时前
专访丨媒体智库应共同讲好全球南方发展壮大的故事――访埃及内阁信息与决策支持中心官员哈迪贾 新闻  央广国内 ⋅  5阅读 ⋅  5小时前
全球媒体聚焦|“中国已成巴西咖啡出口商的‘希望之光’” 新闻  央广国内 ⋅  5阅读 ⋅  5小时前
海外人士谈抗战|专访:“美中当年并肩作战的历史仍在激励我们前行”――访杜立特行动美军飞行员后代威廉・罗斯・坎滕伯格 新闻  央广国内 ⋅  5阅读 ⋅  5小时前
中国援助阿富汗首批抗震救灾物资交接仪式在喀布尔举行 新闻  央广国内 ⋅  4阅读 ⋅  5小时前
通讯丨花椰菜种子见证中巴农业合作 新闻  央广国内 ⋅  6阅读 ⋅  5小时前
全球t望丨加蓬媒体: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意义重大 新闻  央广国内 ⋅  6阅读 ⋅  5小时前
海外人士谈抗战丨专访: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访亚美尼亚-中国友好协会主席阿瓦基扬 新闻  央广国内 ⋅  5阅读 ⋅  5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