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独家 / 正文

看丹观察丨鸣笛开道去旅游?救护车决不能成为享受特权的“私家车”!

央广独家 2025-05-14 23:30:37

看丹观察丨鸣笛开道去旅游?救护车决不能成为享受特权的“私家车”!

看丹观察丨鸣笛开道去旅游?救护车决不能成为享受特权的“私家车”!

特种车决不能成为个别人享受特权的“私家车”,从严监管和从严追责须双管齐下。

近日,有网友称,在自驾西藏墨脱途中遇到海南牌照的医疗救护车鸣笛开道旅游。事件引发关注,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看丹观察丨鸣笛开道去旅游?救护车决不能成为享受特权的“私家车”!

看丹观察丨鸣笛开道去旅游?救护车决不能成为享受特权的“私家车”!

救护车鸣笛开道,结果停在景点拍照

5月12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其在墨脱自驾途中遇到拉警报的救护车,车辆纷纷主动让道。救护车挂着海南琼B牌照,车身有“经纬航空医疗急救站”字样。

看丹观察丨鸣笛开道去旅游?救护车决不能成为享受特权的“私家车”!

没想到随后该救护车竟停在景点,车上有人下车拍照,且车上人员都身穿便服,上路后该救护车继续拉响警报器。有车主怀疑其不是急救出车,而是来旅游的,于是将其拦下质问,双方发生言论冲突,随后有人报警。

看丹观察丨鸣笛开道去旅游?救护车决不能成为享受特权的“私家车”!

警方回应:属实!

据报道,墨脱县公安局一名工作人员确认事情属实,但事件发生时间不是视频发布的5月12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是在4月12日报警的。”对于事件的处理结果,工作人员回应:“已对违法加装的灯具(警报器)进行了拆除,并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和教育。”

看丹观察丨鸣笛开道去旅游?救护车决不能成为享受特权的“私家车”!

救护车上的灯具(警报器)已被墨脱警方拆除

另据报道,该救护车为海南经纬航空医疗急救服务有限公司所有。

看丹观察丨鸣笛开道去旅游?救护车决不能成为享受特权的“私家车”!

三亚通报:涉事公司停业整顿

5月13日,“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众号发布《情况通报》:

经核查,琼B120BB车为隶属海南经纬航空医疗急救服务有限公司(民办营利性)的非急救医疗转运车,于2022年7月起长期派驻省外,现由西藏经纬航空医疗急救服务有限公司管理使用,该车辆在墨脱县存在非紧急情况下使用警灯警报器等违规违法行为。

已责令海南经纬航空医疗急救服务有限公司停业整顿、对所属全部车辆进行全面排查整改, 并进一步依法依规从严查处。

全文如下↓

看丹观察丨鸣笛开道去旅游?救护车决不能成为享受特权的“私家车”!

看丹观察丨鸣笛开道去旅游?救护车决不能成为享受特权的“私家车”!

违规使用救护车现象并不是个案

央广网《看丹观察》梳理发现,近年来,救护车违规使用的事件并不鲜见。

【一救护车多次载人买毒品】

2023年11月24日,记者从河南安阳市检察院获悉, 该院在办理一起非法持有毒品犯罪案件中发现,犯罪分子利用救护车进行毒品交易。

经过公安机关查实,2022年1月至5月期间,司机代某驾驶救护车,三次运送王某从林州市前往濮阳市购买毒品。据悉,每完成一单,王某都会支付代某1000元至1500元车费。“基本就是跨市送人,赚点路费,路上也没人会查或者拦我。”代某交代, 此前他用救护车“拉私活儿”的时候,从未遭遇任何卡口检查,基本畅行无阻。 案件移送到河南省林州市检察院后,该院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对王某提起公诉。随后,王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万元。

【四川一救护车被曝开到田里摘柑橘】

2025年1月,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一名村民发布视频称,有人驾驶医院的救护车在乡下田地里摘柑橘,当地卫健部门回应称,该车隶属民营医院,将加强管理。

看丹观察丨鸣笛开道去旅游?救护车决不能成为享受特权的“私家车”!

律师解读

涉事救护车的司机等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违法?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律师,他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三条第二款明确规定:救护车非执行紧急任务时,不得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不享有道路优先通行权。

涉事车辆在无急救任务情况下鸣笛开道,违反了该规定,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非法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强制拆除,予以收缴,并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付建律师指出:“如果相关人员存在公车私用的情况,可能还将面临内部纪律处分。目前海南三亚市卫健委已经介入调查,相关工作人员可能会对面临进一步整改。”

看丹观察丨鸣笛开道去旅游?救护车决不能成为享受特权的“私家车”!

央广网评:

特种车不能成为享受特权的“私家车”

“救护车”拉警报器开道旅游,一路招摇过市,这样的行为确实让人义愤填膺。提供绿色通道为救护车让行,为生命争分夺秒是一种公共认知。这个事件无疑会损害公众信任,戳伤公众的让行善意。优先路权决不能被滥用,对于不是特种车却扮成特种车、享受特权等行为都要予以严厉打击、严肃惩处。

这起事件暴露出行业监管存在漏洞。 一般而言,人们日常所说的救护车分为两种:一种是紧急救护车(即120急救车);另一种是非紧急医疗转运车,用于满足病情稳定患者的转院、出院、透析接送等非紧急医疗需求。由于120急救车用于抢救急危重症患者,需快速抵达现场并进行院前急救,所以可合法使用警灯、警报器,享受优先通行权。非紧急医疗转运车则不享有优先通行权,也无权使用警灯、警报器。非紧急医疗转运车需求量大,一些地方对其监管不严,导致出现了不少乱象,这提醒我们:非急救医疗转运与120急救服务的界限不能模糊,必须予以清晰界定。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出台措施规范非急救服务。 譬如,对非紧急医疗转运车的反光带及车身主体颜色作出明确要求,对两类用车加以区分;开通非急救转运热线96120、设立服务中心;对非急救转运正式立法,明确非急救转运服务救护车的配置、标准、从业人员、价格、监管等。这些举措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区别120急救车和非紧急医疗转运车,进一步完善非急救转运服务体系。一旦发现非紧急医疗转运车滥用警灯警报器的行为,群众可以进行监督举报。

特种车决不能成为个别人享受特权的“私家车”,从严监管和从严追责须双管齐下。 具体到此次事件,有关部门要深入彻查涉事人员,健全从严追责机制。同时,各地还应尽快完善从严监管机制,对救护车和非急救医疗转运车加以明确区分,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对特种车辆的全周期追踪和实时监管,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看丹观察丨鸣笛开道去旅游?救护车决不能成为享受特权的“私家车”!

严查!不能拿人们的善良开玩笑!

看丹观察丨鸣笛开道去旅游?救护车决不能成为享受特权的“私家车”!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央广网综合央广网海南频道、“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众号、极目新闻、上游新闻、正观新闻、网友评论等

央广网评论员:文峰

本期编辑:蔡梦雨

时讯快报

5.5亿用户的选择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