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平台上不少信息显示,亚马逊中国内部正在陆续裁员,涉及ESM、LCS等部门。据雷峰网独家获悉,目前亚马逊中国已经暂停了大部分的招聘需求,各部门的人员预算也砍了很多。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接近亚马逊人士向雷峰网透露,整个HC确实锁了不少,大中华地区的招聘需求表从以前的二十多页,缩减到现在的两三页,划拉两下就没了。
另一知情人士告诉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3、4月内部就已经在碰要裁员了,有消息说ESM(亚马逊卖家管理团队) 可能要缩减一半人,这部分人可以内部寻求转岗,如果没有部门招收,那要拿赔偿走人了。
一位被裁的员工对此认为,“每个部门都在收缩,哪里有那么多岗位可以转,这跟直接裁员也没什么两样了。”
去年,亚马逊宣布要削减中层管理者,这项措施于今年年初开始在中国全面执行。
一些管理者被要求增加直接下属人数,并下调一些员工的级别或薪资。除此之外,一些管理者直接下属人员少于7个的,被列入裁员的目标范围里,不论级别。
“我的经理上个月刚被裁,职级是L7,但直接下属只有6个人,被裁得很突然。”一位亚马逊员工说道。另一位亚马逊员工透露,我们的L7是去年12月走的,跑得很快,不想转组变庶子。
目前,亚马逊中国的核心零售业务板块只有广告团队和招商团队,以销售功能为主;而海外的美国总部的团队是负责整个亚美的运营、采销、流量分发等。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其实亚马逊的政策中国区这帮人也没办法左右,中国区现在很多权限都没了,决策权都在国外,他们大部分都是做一些执行的东西,很多人的业绩目标都是海外那边的负责人定的。(欢迎添加作者微信 qqw_501,一起交流Temu、亚马逊内部更多信息。)
组织调整之下,亚马逊与Temu短兵相接
巨变背后,是亚马逊零售业务发展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
简单从业绩数据上看,2025年一季度北美和国际地区零售双双下滑。其中,北美零售增速从9.5%下降到了7.6%,国际地区零售业务同样跳水了3个点,增速仅到4.9%。而从泛零售业务分板块来看,1P自营零售和3P商家服务增速环比降速了2%,分别为6%和7%。
雷峰网了解到,关税事件爆发后,亚马逊卖家的站内广告投放出现了小规模下滑,降幅比例近30%左右。
分析人士李洋告诉雷峰网,亚马逊上卖的货一半也是中国过去的,不过T86对亚马逊几乎没有影响,但亚马逊做了一个超级错误的决定,为了提高时效建了很多仓,对卖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货的时候,1到2天之内就得入仓,这就导致亚马逊的商家要压货,在美国备的货就变多,所以只能做多渠道。恰恰是这个决定,反而让Temu找到了更多货。
Temu的来势汹汹,让亚马逊北美地区的发展遭受了不少冲击。去年,Temu全托管整体流量转向半托管倾斜,价格对标亚马逊最低价的八五折,借此薅了一些亚马逊中小商家。
在模式方面,Temu半托和亚马逊的差异化在急剧缩小,那就意味着Temu要在每一个环节和亚马逊去拼效率。
Temu管理层认为,如果商家只在Temu上卖尾货,Temu可能永远都打不过亚马逊,这样的半托是没有竞争力,所以Temu必须要站在亚马逊的肩膀上来做半托这件事。
当时亚马逊的反击策略是,联合一批中小商家搞特价活动,这些商家原本在亚马逊也做得不错,对亚马逊的忠诚度很高,但商家是多渠道、多走路,不会完全放弃Temu。
今年以来,亚马逊低价商城从以前的定向邀约转变成了大规模放开招商。与Temu相反,亚马逊低价商场对招商人员的考核是商家的上品数量,不考核GMV。
显然,一直密集监视Temu的亚马逊内心非常清楚,愿意为了Temu去单独备货的商家并不多。因此,他更迫切的想要把货盘尽可能留在自己的平台上,不给Temu留出太多溢出空间。
除了丰富的供给,物流的效率是亚马逊最大的核心竞争壁垒。
业内人士人士陈思认为,亚马逊强的地方在尾程配送,亚马逊的仓库存储对一些大件和Temu半托管的品类来说,成本反而是高的。但是亚马逊的尾程配送效率比较高,国内第三方加尾程配送还没有办法去和亚马逊的尾程配送去打架。
但Temu内部认为核心还是单量密度,单量密度起来了会倒逼基础设施的发展,而当电商的单量多了以后,物流成本自然下降。
一些亚马逊商家透露,真正的半托管有本地仓时效可以卡到三天,如果Temu有价格优势,用真实的本地仓方式把时效做到3天到5天,半托管的空间就会非常非常大。只要他能把亚马逊有实力的商家卷进来,把物流整个链路打通真正做到本地仓。
眼下,Temu半托已经在美区全面发力,分析人士认为Temu极有可能会自己建仓,到时Temu核心的只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在半托的模式下,怎样把类似的商品做得比亚马逊更便宜、自己还能挣钱。
(欢迎添加作者微信 qqw_501,一起交流Temu、亚马逊内部更多信息。)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