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中,不少都指向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好政策落实好,才能真正惠及企业、助力企业发展。目前,湖北省襄阳市的惠企政策有“高效办成一件事”、“项目签约6个月内开工、开工2个月内入库”高效落地推进机制、“容缺受理+多部门并联快审”快速审批机制等。襄阳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章雪峰告诉记者,纪检监察机关就是要紧盯各项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压紧压实职能部门责任,以落实政策为支撑,助力企业跑出“加速度”。
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往往藏在项目现场、车间角落。襄阳市樊城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常雨晴经常走访辖区企业,她认为看文字材料和面对面交流完全不同,只有到现场才能更直观了解企业遇到的情况。她曾在走访中发现某企业存在超限运输三类证件办证慢、滞车时间长、物流成本高等问题。
常雨晴告诉记者,企业当时仅仅以为是自己的原因,但其中也反映出职能部门履职缺位的问题,这就体现出坚持实地走访的重要意义。最终,区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立行立改,解决了企业面临的难题,初步计算可以为企业全年节约运费近240万元。
“大脚板”丈量出监督的“人情味”。争当企业的“贴心人”是襄阳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邱政的心得。他在工作中发现,有些企业对于向纪委监委反映问题心存顾虑。比如,有的企业担心反映问题后遭到相关部门的刁难,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有的害怕问题得不到实质性解决,耗费精力却收效甚微;也有的担忧因“多嘴”被贴上“刺头”标签,影响与职能部门后续合作。唯有通过耐心细致走访交流,展现出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决心,才能让企业敞开心扉,掌握营商环境的真实情况。
以干部作风转变带动营商环境优化。对纪委监委监督带来的压力,樊城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峰感受颇深。他向记者坦言,纪检监察干部走访企业,对其来讲也是一次考验,督促他们做到规范执法、统一标准和尺度,减少多头检查、反复检查等。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良好的营商环境像个大磁场,哪里营商环境好,机会就在哪里出现,企业就往哪里落。举办多场大型演唱会,串联起体育场、景区、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夜市等消费场景;在谷城、老河口,两个低空经济产业项目相继签约……优良的营商环境土壤,正不断催生出襄阳高质量发展的“果实”。(记者 张弛 赵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