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害防控“国家队”集结,协作应对气候变化支撑稳产增产

新浪国内新闻 2025-05-25 20:33:29

5月24日-26日,全国麦类作物病害研究与防控协作组学术交流会在甘肃天水召开,大会以“寻根溯源、协同创新”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50多家科研教学单位、技术推广部门和相关企业的200余名代表汇聚,共商小麦重大病害科学防控大计。

全国麦类作物病害研究与防控协作组前身为1975年成立的“全国小麦锈病研究协作组”,历经50年发展,已成为我国麦类病害防控的核心科技力量。协作组通过开放式协作机制,推动我国在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病毒病等重大病害研究与防治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据专家介绍,我国小麦常见病害达30余种,其中条锈病、赤霉病等10余种病害频发,若不有效防控可导致减产30%以上。历史上,1950年条锈病大流行曾造成全国小麦减产41.4%,1964年再度暴发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加强防治。协作组自成立以来,通过联合攻关,成功实现小麦病害“有病无灾”的目标。

自成立以来,协作组承担了三大核心任务:一是开展小麦重大病害越冬、越夏及春季发生情况调查,为病害预测和应急防控提供数据支持;二是监测病菌致病性和小麦品种抗病性的变化,为抗病育种和品种布局提供依据;三是组织全国性学术年会和调研活动,形成决策参考报告。此外,协作组还联合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几代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协作组不仅完成了小麦重大病害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实现了“有病无灾”的目标,还培养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并搭建了一系列国家级科研平台。协作组成员与国外同行频繁交流合作,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会议,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科研协作。

值得一提的是,甘肃陇南地区作为中国小麦条锈病的核心菌源基地,见证了协作组成员“扎根黄土、求真务实、不断探索、协同创新”的科学家精神。自1965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在甘谷县建立了小麦锈病研究工作站,成为全国专家的合作基地。近年来,依托甘谷站,协作组进一步加强了与地方科研机构的合作,深化了对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的研究。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主任、协作组组长陈万权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全国协作,应对气候变化下病害新挑战,为小麦稳产增产提供科技支撑。

此次会议还研讨了病害监测预警、绿色防控等前沿技术,进一步凝聚了全国麦类病害防控合力。

相关推荐
堪察加东岸附近海域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8阅读 ⋅  9小时前
女子遭陌生男子摸头并被其同伴辱骂 南昌警方通报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6阅读 ⋅  9小时前
无人机事件持续发酵,大规模对峙引担忧,法国向波兰派出“阵风”战机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6阅读 ⋅  9小时前
胜利之师迈向世界一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启示录(三)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5阅读 ⋅  9小时前
罗永浩与西贝争论背后:关于预制菜的认知差异和法律之辩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8阅读 ⋅  9小时前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中国服务贸易创新升级步伐加快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8阅读 ⋅  9小时前
周末我国暴雨范围缩减 下周北方气温将大面积创下半年来新低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8阅读 ⋅  9小时前
有网民反映遭流动摊位摊主辱骂,三亚市场监管局:已要求涉事摊主停业整改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8阅读 ⋅  9小时前
八部门:进一步规范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7阅读 ⋅  9小时前
八部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7阅读 ⋅  9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