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教授警告:富士山进入“喷发待命”状态,极有可能与特大地震一同爆发

新浪国际新闻 2025-05-28 22:02:19

据日媒5月25日报道,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地球科学专家镰田浩毅发文称,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南部的富士山已进入“喷发待命”状态,并且极有可能与预计在本世纪30年代发生的南海海槽特大地震一同爆发。他表示,若此情景发生,日本的社会和经济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甚至“倒退回江户时代”。

镰田浩毅解释称,2011年的“3·11大地震”震动了富士山地下的岩浆库,导致其变得不稳定。这一地质变化是促使富士山进入“喷发待命”状态的原因之一。此次地震后,日本列岛的111座活火山中,有20座火山的地下发生了地震活动,其中箱根山和草津白根山已经发生过喷发。

他写道,回顾历史,1707年,震级约8.4级的宝永地震之后仅仅49天,富士山就发生了200年来的首次大喷发,即“宝永喷发”。镰田浩毅断言:“南海海槽特大地震肯定会在2035年±5年间发生。更可怕的是,特大地震极有可能引发富士山喷发。”

模拟数据显示,若富士山连续喷发15天,火山灰在静冈县御殿场市的堆积厚度可达120厘米,在横滨堆积约10厘米,在东京新宿区也可能堆积达1.3厘米。报告警告称,如果火山灰落在现代大都市,电力、水、燃气等所有生命线都将中断,经济活动以及交通和通讯也将停止。也就是说,日本将暂时回到江户时代。

日本内阁府曾估算,与“宝永喷发”同等级的火山爆发,将造成2.5万亿日元的经济损失。

然而,多数火山学家认为这一估算过于保守。他们认为,如果富士山喷发与南海海特大地震联动,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飙升至“数十万亿日元”。喷发发生大约10天后,距离富士山100公里以外的首都圈全境,包括道路、铁路、机场、通讯和金融在内的各个方面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据报道,今年1月,日本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估计,南海海槽特大地震在未来30年内发生的概率约为80%。3月31日,日本政府还公布最新南海海槽大地震风险评估报告,预测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时讯快报

5.5亿用户的选择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