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韦佩弦”常自警

新浪国内新闻 2025-06-04 10:35:12

“佩韦佩弦”典出《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说的是:西门豹性情急躁,为防止急而出错,便携带柔软的熟牛皮用以自警;董安于性情宽缓,为了避免散漫误事,便携带紧绷的弓弦用以自励。“佩韦佩弦”形容随时警诫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知道自身缺点,时刻自我警醒,这是一种直面问题、主动改进的思想自觉。继西门豹之后,东汉名士范冉在太尉府任职时,自知性格狷急,不能从俗,常佩戴皮绳上朝以自警。朱熹《近思录》有言:“有所未善则改之,无歉于心则加勉,乃自修其德也。”无论“改之”或“加勉”都是对自身的严格要求,都是自我检视、自我警醒、自我完善的积极态度。范冉之所以学西门豹那样“佩韦以自缓”,说到底是因为他有自修其德的觉悟,愿意通过时时自警克服缺点、提升修养。

自警是进步之阶。一个人经常自我警诫,则能保持清醒自律,勉力敬事,实现自我更新、自我超越。五代时期的钱镠,因军务繁忙,不敢安寝,便用圆木制了个枕头,名曰“警枕”。此枕上面系有几只铃铛,只要一翻身,枕头滚落一旁,铃铛响起来,他马上就醒了,起身继续做事。司马光为求学业长进,“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正是这种自警自励的精神,使他们克服了惰性,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学业的进步。

自警贵在内化于心,变成一种习惯,“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晚清重臣曾国藩每天坚持在日记中省察警诫自己:“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书皆楷字……盖其慎独之严,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清稗类钞》记录了沈甸华的一个习惯:闻人有过,辄自警曰:“吾得毋有是?”听闻别人有过失,马上联想到自己,进而反思警诫问:“我会不会也有这样的缺点呢?”可见,当一个人把自警内化为思想自觉时,其言行必谨慎,就能少犯错误。

时常自我警醒、从严自我约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1948年,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在瓦子街地区打了一场歼敌两万余人的漂亮仗。在从前线阵地回指挥所的路上,一向严肃的彭德怀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边走还边哼起湖南小调。突然,他意识到什么,停住了脚步,把皮带往左手掌上一打,自言自语地说:“彭德怀啊,可不敢骄傲,不敢骄傲啊!”打了胜仗却不忘自我“敲打”。

重视自警、学会自警,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当前,警示教育力度不断加强,党员干部当摒弃“哀之而不鉴之”的看客心态,切实把自己摆进去,从灵魂深处汲取“案中人”的教训,勤于检视自身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时时自我警示、事事自敲警钟,及时纠偏、防微杜渐,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相关推荐
堪察加东岸附近海域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8阅读 ⋅  9小时前
女子遭陌生男子摸头并被其同伴辱骂 南昌警方通报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6阅读 ⋅  9小时前
无人机事件持续发酵,大规模对峙引担忧,法国向波兰派出“阵风”战机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6阅读 ⋅  9小时前
胜利之师迈向世界一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启示录(三)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5阅读 ⋅  9小时前
罗永浩与西贝争论背后:关于预制菜的认知差异和法律之辩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8阅读 ⋅  9小时前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中国服务贸易创新升级步伐加快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8阅读 ⋅  9小时前
周末我国暴雨范围缩减 下周北方气温将大面积创下半年来新低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8阅读 ⋅  9小时前
有网民反映遭流动摊位摊主辱骂,三亚市场监管局:已要求涉事摊主停业整改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8阅读 ⋅  9小时前
八部门:进一步规范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7阅读 ⋅  9小时前
八部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7阅读 ⋅  9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