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严惩“多次违反”行为,筑牢未成年人违法防线

新浪国内新闻 2025-06-24 03:34:35
新京报:严惩“多次违反”行为,筑牢未成年人违法防线

未成年人故意利用未成年人身份,多次违反治安管理屡教不改的,或将加大处罚力度。

据报道,6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发言人黄海华介绍,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将提交本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次审议,修订草案适当调整不执行拘留的规定,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未成年人的惩处力度,对14-16周岁以及16-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但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或14-16周岁一年内二次以上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执行拘留。

相比成年人,未成年人因在心理、生理上的不成熟,导致认识和控制能力欠缺,故而立法上本着教育挽救的方针,对未成年人违法行为视情宽宥。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这体现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立法精神。

但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数量上升趋势明显。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显示,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101526人 ,较上一年度上升 4.3% 。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未成年人故意利用未成年人身份,多次违反治安管理屡教不改,或是涉嫌严重暴力犯罪,社会公众早有诟病,也引起了立法者的重视。

对未成年人违法,如果“一刀切”地予以从宽,对一些明知故犯或者情形严重的未成年人而言,治安管理处罚法便形同虚设,公众权益不易保护,法律的权威性也将大为削弱。对未成年人而言,这种法律上的宽容更有“纵容”之嫌,从根本上讲,并不利于其在违法边缘“悬崖勒马”。

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拟对未成年人违法不给予行政拘留的条款作出调整,意味着法律绳索将开始收紧,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的违法成本,涉嫌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不能再以年龄作为“挡箭牌”,游离于法律之外。从更长远看,让未成年人不再敢轻易以身试法,既有利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也有利于教育挽救大多数未成年人。

根据修订草案,满足一定条件的初次违法行为,也将纳入执行拘留的范围;而那些原本因为年龄低不能行拘的未成年人,也将因为“多次违反”而受到惩处,为既有法规及时打上制度“补丁”,避免一些未成年人群体故意钻法律空子、违法却不受追究。这种从严惩处的趋势,也能更好地体现立法的与时俱进。

而从技术角度看,修订草案中“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等词语,或还需进一步予以明确,避免裁量空间过大,损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当然,对未成年人,既不能简单地“一关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关键在于把握好平衡度。从修订草案看,在有针对性地加大惩处力度的同时,也注重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做好衔接,明确对因不够年龄不予治安处罚或者不执行拘留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应当依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矫治教育等措施。

此外,修订草案还完善处罚程序,增加规定询问违反治安管理的未成年人,其监护人不能到场的,可以通知其成年亲属、所在学校代表等到场。诸如此类人本关怀的举措,将有利于在加大处罚力度、筑牢未成年人违法防线的同时,更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相关推荐
著名导演黄泰来病逝,曾与周润发、刘德华、林青霞、张国荣、张曼玉合作,被誉为与巨星合作最多的导演之一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7阅读 ⋅  9小时前
一见·从这场会议,看中国城市工作的变与不变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4阅读 ⋅  10小时前
19岁小伙陶喆赴柬埔寨失联,家属:疑因“高薪工作”前往,涉世未深易轻信他人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7阅读 ⋅  10小时前
成都警方通报:因感情纠纷持刀伤人致女友死亡,男子被控制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4阅读 ⋅  10小时前
网友质疑山东一家医院引进的2名菲律宾博士为“水博”,相关高校曾被教育部加强审查,院方回应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6阅读 ⋅  10小时前
习近平就尼日利亚前总统布哈里逝世向尼日利亚总统提努布致唁电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2阅读 ⋅  10小时前
时习之丨习近平: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4阅读 ⋅  10小时前
四川雅安通报关于网络反映黄杨某甜“天价耳环”有关问题调查处理情况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1阅读 ⋅  10小时前
界面归一效率翻倍 ——青海西宁社区事务管理服务平台为基层减负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3阅读 ⋅  10小时前
黄杨钿甜“天价耳环”事件追踪 新闻  新浪国内新闻 ⋅  4阅读 ⋅  10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