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乎精选 / 正文

公鸡打鸣是不是只有每天清晨的第一波打鸣才是受生物钟控制的,其他时间的打鸣则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知乎精选 2025-07-05 10:31:39

鸟类的鸣声包括鸣唱(song)和鸣叫(call)。

鸣叫较短促、较简单,雌雄个体在全年内都会发出,例如飞行鸣叫、觅食鸣叫、筑巢鸣叫、集群鸣叫、报警鸣叫、悲伤鸣叫等。
而鸣唱持续时间较长的、相对较复杂,一般由雄鸟在繁殖期内发出,具有两大主要功能:宣告领域和吸引配偶。

公鸡打鸣,就是鸣声中的鸣唱。

我们常说的公鸡,也就是家鸡,是由红原鸡驯化而来,这种打鸣行为,也是从祖先红原鸡那里继承而来。

公鸡打鸣是不是只有每天清晨的第一波打鸣才是受生物钟控制的,其他时间的打鸣则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红原鸡

家鸡一般早晨、傍晚打鸣,时间比较有规律性。这种“打鸣”行为,是在宣告“我的地盘我做主”。

确实有研究发现,公鸡打鸣是由内在的生物钟控制的。在 12 小时亮光 12 小时弱光的条件下,公鸡会在亮光来临前两小时左右开始打鸣;[1]

而在持续弱光的条件下,公鸡就更多地依赖内在的生物钟,每隔约 23.7 小时开始“叫早”。

但外在的光线和声音刺激也会诱发公鸡打鸣——不过外在刺激的影响也受内在生物钟的控制。

比如晚上光污染厉害,公鸡可能也会半夜鸡叫;有别的公鸡啼叫,引发“打鸣”连锁反应。

到了繁殖期,啼叫会变得更加频繁,如果附近有同性竞争,双方还会“斗嗓”,谁叫声响亮就说明谁厉害。

很多鸟类都会有鸣唱行为,之前我写过一个——

成都多地深夜惊现神秘「哒哒」声,专家称夜鹰在唱情歌,为什么它喜欢在夜间鸣叫? - 桔大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06384730842162284/answer/1906692139464753682

除此之外,公鸡有责任保护鸡群。

打鸣是为了在环境发生改变或者感知到潜在威胁时通知同伴。

题主说【人待久了也会打鸣】,可能就是鸡感受到了潜在的威胁在通知同伴。

公鸡打鸣是不是只有每天清晨的第一波打鸣才是受生物钟控制的,其他时间的打鸣则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除了警告同伴危险即将来临,公鸡还会用打鸣提醒饲主食物和水的短缺。

题主说【饿了会打鸣】应该就是公鸡在提示主人,增加食物。

公鸡还有可能在发出“意向性”信号。

比如有研究就发现,

当有雌鸡在场时,雄鸡会比独自一人时增加食物呼叫的频率。[2]

也就是说,鸡很有可能,在用“打鸣”这种行为,表达它内心的想法。

题主说,【而且最有意思的是有时候打鸣伸脖子的过程中被我吓回去的话,它会强制取消打鸣动作……】

这就更让我坚信,鸡会用鸣唱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且有很强适应能力来适应饲主的生活。

所以你说这以上的种种行为,是不是只有清晨的打鸣是受生物钟控制?

还真的不好说,毕竟鸡真的很聪明,既可以形成稳定的打鸣生物钟,可以形成固定的进食生物钟,说不定在饲主的照顾下,还形成了固定的玩耍生物钟。

只能说鸟类的适应能力真的很强——

比如,有研究表明,自进入口罩期的近几年,城市鸟类的鸣唱声相比以前变低了,可能是因为城市交通噪音减少以后,鸟儿不再需要扯着嗓子嘶喊。[3]

不仅能自动调节音量,还能形成不同的方言和口音。

Julia Hyland Bruno 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家,经过她的研究发现,鸟类会通过个体学习,改变自己的鸣唱方式,

鸟鸣和人类语言都是通过个体的发声学习,以各种文化方式传递给后代。
同一种鸟类,若不同群体距离相隔较远,鸣唱可能会发生细微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将产生一种新的方言——这一过程很像人类发展出不同口音、方言和语言的过程。

所以,我们对鸟类的语言研究还知之甚少,说不定,鸡的语言已经在进化中发生了新的迭代。

只是我们尚未意识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