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非机动车骑行活动显著增多,为进一步规范非机动车通行秩序,提升城市文明交通水平,即日起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将会同市文明办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专项治理行动,聚焦十类不文明行为加大治理力度与宣传引导,全力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此次专项治理围绕影响道路安全与通行效率的十类不文明行为展开,具体包括:
1. 骑车拍照:骑行途中使用手机拍照、浏览信息等分心行为;
2. 多人并排骑行:两人及以上并排骑行占据非机动车甚至机动车车道,阻碍交通;
3. 追逐竞驶:互相追逐、曲折竞驶等危险骑行和竞速行为;
4. 人行横道骑行:在人行横道内骑行,威胁行人安全;
5. 车筐载人:利用车筐搭载人员,违反非机动车载人规定;
6. 越线等待:等候信号灯时超越停止线,不按顺序排队;
7. 不规范停车:在道路上违规停车滞留、不按规定区域停放影响通行;
8. 低速骑行:在非机动车道内长时间低速行驶,妨碍后方车辆通行;
9. 人行便道骑行:擅自进入人行便道骑行,干扰行人通行秩序;
10. 酒后骑行:饮酒后驾驶非机动车,危害自身及他人安全。
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表示,这十类行为不仅损害城市文明形象,其中大多数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更易引发交通事故。
专项行动期间,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将采取“宣传引导+严格执法+科技赋能”组合拳,确保治理成效:
一是强化路面执法:在早晚高峰时段,围绕学校、商圈、交通枢纽、主要路口等区域增派警力,针对十类不文明行为中的违法行为开展严格现场查处,对违法当事人依法处理。
二是深化宣传教育:联合社区、企事业单位、外卖平台等开展“文明骑行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活动,通过案例讲解、模拟体验、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普及交通法规与安全知识;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曝光典型违法案例,发布文明骑行倡议,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
三、科技手段精准查处:利用视频、图像等资源发现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通过车牌识别追溯违法主体,进行追查处理。
警方提示:广大非机动车驾驶人应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摒弃不文明行为,共同维护首都良好交通秩序。对各类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严格查处,切实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总台央视记者 赵学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