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维护消费者权益,守护消费安全。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新消费时代保驾护航!
央广网北京7月8日消息(记者张琼文 白德彰)7月7日,黑龙江哈尔滨市的王先生向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反映,其在哈尔滨“老道外・中华巴洛克”文旅街区某商家购买的蓝莓果干和软糖,疑被篡改生产日期。
王先生将遭遇发布至网络(央广网发 记者截图)
王先生称,这两款商品包装封口处呈现两种不同的生产日期,一种是模糊不清、隐约可见“2023”或“2024”的黑色字迹,另一种则是清晰标注“2025”的钢印。按模糊日期推算,商品已临期甚至过期。对此,涉事商家告诉记者,上述商品“进店之后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没有篡改生产日期”,为何出现王先生提到的情况有待进一步调查。记者又通过产品包装信息联系到生产厂家,厂家回应记者称其产品只打一处生产日期,厂家方面对王先生所述的异常情况并不知情。目前,哈尔滨市道外区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
商品封口处疑似现两种生产日期
销售商家否认篡改日期
“每袋的生产日期都有被擦拭过的痕迹,疑似被篡改到了2025年。”王先生告诉记者,7月5日,他在位于道外区中华巴洛克三道街的某商家购买了9袋蓝莓果干和6袋蓝莓果汁软糖,共计消费531元。购买后,王先生发现上述商品的生产日期均有疑似被篡改的迹象:原日期疑为2023年或2024年,但被改为了2025年。此后,王先生称向商家询问商品生产日期为何出现疑似被擦掉后又加盖钢印的情况,商家未给出明确解释。
商品包装疑似存在2024年和2025年两种生产日期(央广网发 受访者提供)
王先生向记者提供的蓝莓果干包装照片显示,封口处疑似有两种生产日期标识:一种为黑色字迹的生产日期,字迹模糊不完整,隐约可见“2024”字样;另一种是钢印压出的生产日期,清晰显示为“2025”。两种生产日期的字号大小不一致,黑字生产日期字体偏小。
王先生说,这两款商品的保质期均为18个月,按照黑色生产日期的时间反推,上述商品已经是临期或超期的状态。“照片很难拍清晰,但用肉眼可以看见,黑色字迹的生产日期疑似被人擦拭篡改过。”
7月8日,记者与涉事商家取得联系,对方表示上述商品是于2025年2月份进店,进店后没有篡改生产日期。至于为何会出现疑似两种生产日期的情况,商家表示具体原因尚不清楚,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
生产厂家回应日期只有一处
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
生产厂家回应生产日期应为黑色,且只有一处(央广网发 受访者提供)
记者注意到,王先生购买的上述两款商品,标注的生产厂家均为大兴安岭百盛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7月8日,记者致电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孙女士解释称,正规出厂的产品包装上仅有一处用钢印压出的黑色生产日期。孙女士随后向记者提供了蓝莓果干包装的标准照片。记者在照片中看到,产品的生产日期清晰可见,与王先生提供的商品包装黑色生产日期字迹的位置,大体一致。
孙女士称,公司并无门市经销点,通常由经销商或贸易商采购后分销。对于王先生商品上为何出现疑似两处生产日期的情况,孙女士表示不清楚。
王先生告诉记者,出售问题商品的商家位于“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因该街区是当地著名旅游景点,为提醒游客避免上当,他于7月5日晚将自己的遭遇发布至网络平台,引发不少网友关注。
7月6日,王先生收到道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靖宇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的回复:“您反映的问题,我们已开展调查。因该商家现场已无相同产品,请您将购买的涉嫌问题商品提供至靖宇市场监督管理所。如违法事实确凿,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8日,记者致电靖宇市场监督管理所,该所工作人员表示,已告知王先生今日携带涉事商品到该所,进一步核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