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公布 4项“探源”成果揭示江苏地域文明

新浪国内新闻 2025-07-09 09:05:53

7月4日,省政府核定公布第九批共74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新增64处,包括古遗址13处,古墓葬4处,古建筑19处,石窟寺及石刻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6处,其他1处,扩展项目3处,调整公布7处。

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是江苏文物主题的战略性工程,深入揭示江苏地域文明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贡献和独特地位。第九批“省保”中有4项“探源”成果特别值得关注,分别是黄岗遗址、草堰港遗址、大同铺遗址和木渎古城遗址;大运河和长江的黄金十字,是江苏历史文化发展的空间基底。第九批“省保”中,有一系列与古城、漕运、水利、盐业等主题有关的文物保护单位分布于大运河和长江沿线,如溧阳古县遗址、元和塘古窑遗址、官窑山遗址等。

第九批“省保”中,革命文物约占20%,包括恽代英烈士殉难处、中共苏皖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新四军一师三旅指挥部旧址等,它们蕴藏着感人至深的故事,标注着信仰的高度。古墓葬中埋藏着尘封地下的历史,被列入第九批“省保”的古墓葬包括丁奉家族墓地、曾布墓、杨一清墓等,墓主人有三国名将、宋代名臣、明代宰辅,对这些墓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古建筑构建了中国古人的生活空间,承载着古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第九批“省保”中,古建筑多达19处,包括愚园、焦溪古民居群、禹王庙、海州钟鼓台等。

第九批“省保”中,镇江的近代公共事业文化遗产引人注目,镇江潮位站旧址、绍宗国学藏书楼、北固山气象台旧址等不可移动文物,记录了近代镇江城市发展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