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国内 / 正文

牢记殷殷嘱托 建设美丽新疆丨潮涌丝路

央广国内 2025-07-13 18:55:13

牢记殷殷嘱托 建设美丽新疆丨潮涌丝路

  7月7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龙门吊正在吊运集装箱。截至6月30日,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已累计始发班列9500余列,通达19个国家、26个城市。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韩亮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潮涌丝路,风起天山。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宏大版图中,新疆不再是相对封闭的内陆,而是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是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中举足轻重的“战略棋眼”。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强调,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把新疆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推动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建设、外贸连续三年跨越三个千亿元台阶、2024年过境中欧(中亚)班列占全国一半以上……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新疆勇担使命,将自身区域性开放战略深度融入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统领,在曾经被视为“口袋底”的西部边陲,奏响中国向西开放的时代强音。

  筑基:

  黄金通道动脉奔涌

  路虽远,行则将至。

  7月5日,乌鲁木齐―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国际客运航线正式通航。至此,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已开通国际客运航线30条,成为连接中亚、西亚、东南亚乃至欧洲的重要航空枢纽。

  加密开通国际客运航线,是新疆加快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的缩影。

  近年来,新疆加快升级完善“硬联通”,全方位构建国际交通大枢纽、经贸大通道,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提出的“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要求。

  高标准建设国际机场。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于今年4月正式启用,具备年旅客吞吐量4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5万吨的保障能力,为新疆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再添新动能。截至7月4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今年累计完成国际旅客吞吐量35.76万人次,同比增长48.62%。

  不断加快铁路建设。路,是纽带,也是希望。2024年12月27日,备受瞩目的中吉乌铁路项目启动。该铁路从中国新疆喀什出发,经吐尔尕特山口进入吉尔吉斯斯坦,终至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建成后,将是中国到欧洲、中东的最短货运路线,使中国至欧洲的货运路程缩短约900公里,节省7―8天时间。

  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扎实落地的典范。2024年,从新疆过境的中欧(中亚)班列达1.64万列,占全国一半以上,彰显出新疆“黄金通道”价值。抢抓中欧班列蓬勃发展契机,新疆持续提升对内对外开放能级。2024年,新疆、重庆携手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联运班列,打通中亚、新疆经重庆“南向出海”新路径。

  推动口岸建设升级。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拥有5700多公里长的陆地边境线,与8国接壤。2024年,别迭里口岸实现通关,红其拉甫口岸实现常年开放,吉木乃口岸成为西北五省区首个公路口岸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新疆正加速实现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

  新疆的“硬联通”,不仅表现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还表现为数据基础设施、高效物流体系建设的同步推进。

  携手向远,开放共享数据基础设施“底座”,中国新疆已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搭建起28条跨境国际光缆,正布局建设国际数据交换中心,让丝绸之路上的“钢铁驼队”插上“数字翅膀”。

  推动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物流数据交互模式。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城市的乌鲁木齐和霍尔果斯,正探索多式联运数据市场化开放互联和运营模式,让“钢铁丝路”跑出数字时代的“中国速度”。

  聚力:

  双向奔赴合作共赢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

  6月26日至30日,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吸引了50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9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自治区14个地州市参展参会,签约金额4179.24亿元。商博会架起连接全球市场的贸易快车道,成为寻求合作、实现共赢的桥梁。

  国际性展会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亚欧博览会是在新疆设立的、唯一面向亚欧国家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展会,至今已举办八届,展会规模、合作层次、签约金额不断跃升,成为推进中国向西开放、加强各国交流、探索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依托独特区域定位,中国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中亚(霍尔果斯)商品贸易博览会等区域性展会,精准对接中亚南亚市场,形成国家级引领、区域性协同的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平台体系,为国内外企业共享亚欧机遇搭建起紧密合作桥梁。

  对外开放,不只是经贸往来的单一维度,还体现在产业投资布局上的深度合作。

  在哈萨克斯坦,新疆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当地科研单位合作玉米育种,目前已审定2个品种,今年准备再申请审定3个品种,并对10个品种进行测试试验。这些新培育的玉米品种,具有抗旱、耐盐碱特点,在当地大田种植亩产可达六七百公斤,远高于当地传统品种玉米产量。目前,九圣禾种业已与当地企业签订框架协议,在哈萨克斯坦推广新培育的玉米种子,助力当地玉米丰产增收。

  推动务实合作双向奔赴。源于瑞士的卓郎智能,在新疆设立卓郎新疆智能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纺织设备。作为一家全球化公司,卓郎智能落户新疆,其战略眼光直指我国西北,辐射中亚、西亚、南亚乃至非洲市场,卓郎智能的选择深刻反映出,新疆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中的独特节点优势正被国际化企业认同。

  九圣禾种业、卓郎智能的合作案例,揭示出新趋势:新疆的开放合作正从传统的“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总部经济”转变,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格局。

  新疆的开放,核心在于以制度型开放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并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充分发挥新疆“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区位优势,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提出的“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要求,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三个片区围绕简化通关程序、协调相关规定、改善基础设施等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2024年,新疆自贸试验区129项改革任务全面铺开,形成省级制度创新成果和典型案例35个,新增企业8500余家,吸引法国、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外商纷至沓来。

  新疆自贸试验区不只是政策红利区,更是新疆探索高水平开放规则的“试验田”。喀什经济开发区创新设立“两国双园”模式,搭建产业互补、政策互惠的产业链与供应链国际合作平台,引导我国内资“走出去”,吸引周边国家外资“走进来”。

  铸魂:

  美美与共民心相通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高水平对外开放,其广度与深度还体现在文明互鉴与民心交融的“软联通”“心联通”。

  6月1日,2025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在喀什落下帷幕。历经21年淬炼的环塔拉力赛,已成为世界第二越野拉力赛,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西班牙、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20多个国家的车手参赛。

  环塔不仅是一场速度与激情的体育赛事,更是连通世界各国民心的友谊桥梁。

  体育无国界,艺术更无需共同语言,便可直抵人心。7月20日至8月5日,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将在乌鲁木齐市主会场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田地区等六个分会场举办,来自哈萨克斯坦、柬埔寨、美国等8个国家和国内的24个艺术团,将带来52场精彩演出,涵盖舞剧、民族歌剧、音乐剧等多种艺术门类,在天山南北绽放世界多元文化之美。

  互免签证可直接推动缔约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互免签证自2023年11月10日生效、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互免签证自6月1日生效、中国和阿塞拜疆互免签证将于7月16日生效……互免签证政策有力推动了跨境旅游,促进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交往交流交融。

  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接待入境游客514.83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44.7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6%和174%。

  近年来,跨境电商、康养旅游等新业态在新疆快速崛起。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电商主播面向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24小时直播,日吸引周边国家观众10万人次。今年前5月,霍尔果斯跨境电商贸易额实现280.5亿元,同比增长890%,中国优质商品直达亚欧百姓家。

  协调创新跨境电商生态链,新疆兄弟联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汇聚18个俄语系国家数字跨境电商服务链,构建起中国与俄语系国家的“网络丝绸之路”,其打造的新疆丝路跨境医疗旅游推介平台涵盖新疆16家重点公立医院1186名专家资源,成为区域医疗合作“健康丝绸之路”。

  大道通衢,民心交融。新疆以“硬联通”筑基,以“软联通”聚力,以“心联通”铸魂,全方位拓展向西开放的深度与广度。从繁忙的空港铁路到智慧口岸枢纽,从万商云集的展会到民心相通的文体盛宴,新疆正生动诠释着“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登高望远方知路,实干笃行始达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疆正以更宽广的胸襟拥抱世界,以更自信的姿态走向未来。这片热土的开放故事,不仅关乎一域发展,更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