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美国党”能走多远?
从孤注一掷发射火箭,到布局全球电动车产业,再到押注脑机接口和人工智能……埃隆·马斯克以企业家的方式不断突破边界,被称为科技界坐拥数千亿美元资产的“现实版钢铁侠”。
然而,他的抱负不止于此。7月5日,马斯克在自己掌控的社交平台上宣布成立“美国党”,声称将挑战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的两党制格局。
这是今年马斯克从政的第二次高调尝试。今年早些时候,他从场外走向台前,短暂出任特朗普政府的效率改革部门负责人,最终因改革遇挫愤然辞职,这被看作马斯克今年从政的首次高调尝试。
然而,科技和商业的成功能否复制到政治领域?新京报记者采访的政治学者认为,当前的关键在于马斯克的这次尝试能坚持多久。一枚火箭可以在三次失败后成功升空,但一个新政党若想突破制度的壁垒,撼动美国的两党制,其难度可能远超“送火箭上天”。
科技界的亿万富翁
马斯克早年经历的关键词,是科技与商业。
他1971年生于南非,少时自学编程。12岁那年,他用代码开发出一个太空主题的小游戏,并以500美元卖出——那是他人生第一次通过技术实现“变现”。
18岁后,他离开南非,先到加拿大,再辗转至美国,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物理和商学。但他从不囿于国界和课堂。他在一次采访中回忆,“那时我就确信,互联网、可持续能源和太空探索将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大领域。”这番话在当时看来是青年狂想,后来被他一一实现。
1995年,他放弃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学业,投入互联网大潮,先是创办在线内容出版软件公司Zip2,接着成立在线支付网站X.com,X.com后并入第三方安全支付平台PayPal。通过这几次创业,他实现了早期数亿美元的资本积累。
2002年,他将这笔资金投入航天领域,创办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希望打造低成本、可重复使用的火箭,甚至实现移民火星的梦想。前三次发射接连失败,到了第四次,公司账上只剩最后一点资金,这一次,火箭终于成功升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随即抛来橄榄枝,签下巨额合同,公司得以起死回生。
几乎同一时期,他将资金投向濒临破产的特斯拉,下场电动汽车制造。2018年,特斯拉在量产关键节点陷入“产能地狱”,马斯克坦言那是他“职业生涯中极其苦涩的一年”,但最终都挺了过来。2024年,特斯拉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


当地时间2025年1月20日,美国华盛顿,特斯拉CEO马斯克出席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游行活动。图/IC photo
除此以外,马斯克的科技商业版图不断拓展,从研发脑机接口的Neuralink,到致力于基础设施和隧道建设的Boring Company,再到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xAI……这位被誉为“现实版钢铁侠”的科技巨头,身家累计数千亿美元。
正当人们以为他会全力发展科技与商业,按其计划在未来把人类送往火星,他却一步步闯入美国政治这片更复杂的泥潭。
跨界政坛的两次尝试
过去几年,马斯克在科技与商业领域取得成就的同时,也为多位政治人物及其活动提供支持和捐款。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2月,马斯克向全国共和党国会委员会捐赠了2.5万美元,5个月后又向当时的总统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捐赠了2300美元。2015年他捐赠了5000美元,用来资助希拉里·克林顿竞选总统,还在次年表达了对她的支持。2020年,他投票支持美国前总统乔·拜登。这段时期的马斯克,更像是政坛谨慎的旁观者。
马斯克曾说,想要离政治远一点。但如今,他却越走越近。
2024年7月,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竞选集会上遭遇刺杀未遂后,马斯克公开发声支持特朗普竞选。美媒披露,他每月向支持特朗普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注资4500万美元,累计捐赠款项高达2.59亿美元,一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总统竞选资助者之一。
政治回报也来得迅速。特朗普今年再次入主白宫后,对马斯克委以重任,让其担任政府效率部负责人,授权他削减数万联邦岗位、取消数十亿美元的合同与补助。两人一度关系密切,特朗普甚至公开称他为“我的兄弟”。
但改革推进不到5个月,局势急转直下。马斯克推行的削减计划频频遭遇阻力,与内阁成员争执不断,就连他力荐的NASA局长人选也被否决。最终,他愤然辞职,称自己成了“替罪羊”。
当时外界猜测,他是否会就此退出政坛,回归科技商业圈。但没多久,他再次高调涉政。
导火索是特朗普签署了“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在马斯克看来,这项法案背离了他一贯主张的财政保守主义(如大幅削减政府开支)。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起投票,询问是否另立政党。结果,124.9万人参与,65.4%以上支持。7月5日,他兑现承诺,宣布成立美国党。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与特朗普的分歧是马斯克组建新政党的主要动因。”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塞思·麦基对新京报记者说,这颇具讽刺意味。马斯克当初执掌政府效率部,本是为了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如今特朗普领导下的联邦政府却通过了美国历史上最烧钱的法案之一。或许,马斯克真是被这项法案惹恼了。
更直接的导火索,来自“大而美”法案对电动车行业的打击。这项法案取消了购买电动汽车的税收减免,对作为特斯拉老板的马斯克而言非常不利。摩根大通估算,这将使特斯拉一年损失近12亿美元。特朗普直言,这就是马斯克对这项政策不满的原因。


当地时间2025年5月30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欢送”“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马斯克。图/IC photo
曾经亲密无间的“兄弟情”,演变成了公开对峙。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国际关系和政治学教授奥雷尔·布劳恩注意到,马斯克今年5月辞任政府效率部职务时,特朗普在白宫为他主持了一场热烈的欢送会,两人看似许下了永远交好的承诺,但如今却已势同水火。
“双方走到如今这境地,既是意气之争,更是目标相悖。”布劳恩对新京报记者说:“在特朗普和共和党看来,马斯克组建所谓‘美国党’的决定是一种公然挑衅,不仅是对两党制的排斥,更是对特朗普本人的正面挑战,尤其是针对他力推的大规模减税改革法案。”
新政党的困局
无论如何,马斯克要让“美国党”真正运转起来,比社交媒体上的发言难得多。
美国复杂的政党制度设置了天然的障碍。根据美国法律,一个有资格参与选举的政党成立,其资质确认需要经过复杂的认证程序。美国有50个州,每个州对政党注册的要求不同。以加州为例,新党需要收集110万选民签名或维持7.5万注册党员,其候选人才能出现在选票上。麦基指出,想要成立一个新政党并让其候选人出现在选票上,绝非易事。
如何建立有效且持续的新政党,也是一道坎。尽管马斯克声称“美国党”代表“中间80%”的选民,但这部分人群能否形成真正的政治凝聚力仍有待观察。眼下,马斯克也没有扎根的选区。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新政党要在全美各州建立有效的选区基础往往需要数年时间,而这恰恰是获得参选资格所需海量签名的关键。”布劳恩表示,虽然巨额财富确实能提供帮助,但马斯克还面临着另一个现实挑战:他必须同时管理庞大的商业帝国。此前他在特朗普政府任职期间,特斯拉就因管理疏漏出现明显滑坡,如今他更难全身心投入政治活动。麦基说:“马斯克得赶紧行动起来,好好研究一下‘美国党’的立场,从而吸引支持者。”
法律诉讼风险同样不容忽视。“马斯克面临的关键挑战还包括应对各方针对他这个潜在政党发起的众多诉讼。”布劳恩说。公开资料显示,历史上,两党控制的州务卿办公室常以“签名无效” 为由发起诉讼。历史上,绿党候选人就曾因0.1%的签名瑕疵被取消资格。
“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更是难以撼动。美国选区划分非常复杂,背后有一个词叫“杰利蝾螈”(Gerrymandering)——意思是,政党会有意划分选区边界,让自己更容易赢得议席。民主党和共和党早已通过划定“安全选区”稳固基本盘,留给第三党的空间极小。
过去的案例验证了这一困境。1992年,得克萨斯州亿万富翁罗斯·佩罗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总统,获得了近19%的普选票,却未能赢得选举人票。1995年,佩罗成立改革党,1996年再战总统选举,同样无缘总统宝座。进入21世纪后,他的改革党日渐式微。2021年,纽约企业家杨安泽组建“前进党”,尽管经过多年努力,至今也仅在全美10多个州获得认可。
“相较大多数尝试组建第三党的人,马斯克确实具备一些优势。”布劳恩解释,马斯克可利用政治行动委员会为其选举筹集捐款,也可以“众包”数百万个新政党所需的签名,尤其是他拥有大量用户社交媒体X的情况下。此外,他的财政保守主义立场也吸引了一部分支持者。“但考虑到美国组建第三党面临的巨大障碍,这些优势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他说。


当地时间2025年7月7日,埃隆·马斯克在X平台发布关于“美国党”的调查。图/IC photo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从早期的佩罗到今天的马斯克,美国科技企业家们屡屡尝试涉足政治。布劳恩认为,这可能与“富人综合征”有关。
“这些亿万富翁在科技和商业领域大放异彩,但在政治上的表现往往显得不够成熟。”布劳恩分析,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富人综合征”,因为那些在某一领域,尤其是在创造巨额财富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人,经常会认为他们的知识可以随时转移并适用于所有领域。
或成为美明年中期选举“搅局者”
马斯克称,“美国党”的目标是2到3个参议院席位和8到10个众议院选区。分析认为,如果马斯克按照他的愿景持续发力,有可能成为美国2026年中期选举的“搅局者”。
布劳恩表示,马斯克的新政党会有多大影响力仍未知,但共和党在国会参众两院的优势本就微弱,如果马斯克取得部分成功(如分走部分选票),就可能危及共和党对国会的控制权。
“正因如此,若马斯克坚持到底,未来数月内将遭遇共和党与白宫的强烈反扑。他可能会发现,自己将深陷一系列无情的攻击。”布劳恩说。
迹象已经显现。
公开报道称,马斯克所拥有的特斯拉、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社交媒体X……不少项目依赖联邦采购、监管政策乃至技术试验许可。
就在他宣布建立“美国党”后不久,特朗普的盟友、投资人詹姆斯·菲什巴克就公开表态,推迟发行与特斯拉挂钩的基金,理由是担忧马斯克“分心于政治”。紧接着,美国空军叫停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太平洋的火箭试验项目,称其“不具环保合规性”,而这正是此前军方支持的计划。特朗普随后在采访中称,马斯克通过政府补贴获取了“远超他人”的利益,并暗示应该对其商业合同展开审查。
麦基强调,马斯克的“美国党”无法撼动美国的两党制,“最有可能的结果是,短期内,马斯克的新政党会蚕食共和党部分选票,影响少数共和党人在2026年中期选举的表现,扰乱两党制,但不会持续太久。”他说,按照中期选举的常态,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可能将失去大量众议院席位,其多数党地位将被民主党取代——而马斯克可能进一步加剧这些选举失利。


当地时间2025年6月6日,德国巴伐利亚州出现合成竞选海报,展示埃隆·马斯克肖像及“美国党-为80%人群发声”标语。图/IC photo
现在的问题是,马斯克会坚持多久?
公开报道称,马斯克近期已就新政党接触几位相关人士,其中包括“前进党”创始人杨安泽。杨安泽在接受采访时证实了这一消息:“我很高兴帮助他了解这条路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布劳恩看来,马斯克目前似乎是认真的,他不仅命名一个新政党,且坚信可以重塑美国政治秩序。此外,他还宣称这是必要的,因为在他看来,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正走上一条危险的、错误的经济道路。因此,怀疑这位世界首富目前的决心是不明智的,然而“美国党”能否成功挑战,以及马斯克能否坚持不懈,则又是另一回事。麦基也对此“高度怀疑”。
“从心理和政治角度来看,同样值得关注的是,马斯克这位喜欢将自己视为‘建设者’(他在多项商业活动中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的人,是否愿意仅仅做一个搅局者。”布劳恩也在观察,如果在未来几个月内,他遭到持续不断的攻击,再也看不到从根本上改变美国政治秩序的途径,会不会选择退出?
至少现在,答案尚不明朗。
新京报记者 朱月红
编辑 胡杰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