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残特奥会”)组委会在广州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残特奥会筹备工作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等,其中,科技助残是本届残特奥会最大的亮点。
残特奥会将于2025年12月8日至15日在粤港澳三地举行,除提前结束的6个冬季项目外,40个大项兼顾肢体、视力、听力、智力共4类残疾人参与,预计有8900多名运动员参赛。
发布会上,残特奥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残特奥会省执委会副主任陈学军表示,目前广东赛区36个比赛场馆全部改造完成,共设置2398个无障碍爱心座席,305间无障碍卫生间,让残疾人朋友能够“进得来、行得畅、用得好”。其中,既有天河体育中心无障碍设施馆城一体的“大而美”,也有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电梯里脚踢式呼梯按钮的“小而精”,还有“无缝衔接”的坡道,“四通八达”的盲道,打通了残疾人参赛、观赛的“最后一公里”,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民全龄友好的“零障碍赛区”。
据介绍,科技助残是本届残特奥会最大的亮点:
康复训练领域,主要为残疾人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赛后恢复提供科学支撑,使康复过程更高效、更精准;
在智慧场馆建设方面,全面将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到场馆建设中;
在智能辅具方面,康复机器人、机器导盲狗、全地形轮椅等各种最新智能辅具将应用在残特奥会中,为参赛人员提供多维度保障服务。
(总台记者 何伟奇 周驰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