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落生绮色,墨染传灵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大师列传》(第五季)《陈孟昕:绘绮丽万象 见精微精神》将于7月23日在总台央视科教频道(CCTV-10)21:50档播出,央视频、央视网同步上线。
本集聚焦著名工笔画画家、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陈孟昕的艺术创作之旅。从早期的水墨写意画创作,到最终在工笔重彩领域确立自己的艺术方向,并在全国美展中屡获大奖,陈孟昕的艺术探索之路展现着他对艺术无尽的热爱和不懈的追求。
艺蒙初绽 童志初立
1957年4月,陈孟昕出生在河北邢台。由于邻居家孩子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这让年幼的陈孟昕对绘画萌生了浓厚兴趣。小学时,在母亲支持下,他开始拜师学画,初中毕业便参加河北省及全国性少儿美展,开启艺术人生。
艺术探索 转益多师
1976年,陈孟昕被推荐到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报社当美编,工作的同时他创作的《栗子熟了的时候》《中秋节》获河北省美术作品展览奖项。1985年,他放弃稳定工作,报考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班,师从张振铎、邵声朗等先生,逐渐确定工笔重彩艺术方向。
独树一帜 大工笔风
1988年,陈孟昕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深入各地采风创作。他以贵州苗寨为背景创作的《一方水土》,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当时的美术评论界评价其创造了“大工笔”样式的个人风格。
海外求艺 再度蜕变
1993年,陈孟昕前往海外求艺,几年后回到母校,这一时期创作出《暖月亮》等作品,实现了艺术创作的第二次蜕变。2013年,他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后来当选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他创作的《友谊的丰碑》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陈列展出,实现了艺术的第三次蜕变。
艺术感悟 传承创新
陈孟昕始终强调民族风格与个人风格的结合,他认为工笔画具有极强的民族优势和东方雅韵,能展现丰富的艺术层次。他以画抒情,用色如诗,在工笔人物画形式探索的道路上展现出无限可能性,为新时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树立新典范。
让我们跟随陈孟昕先生的创作脉络,聆听他的艺术感悟,踏入艺术之境,领略工笔重彩的现代韵致。
敬请关注
科教频道(CCTV-10)
7月23日21:50档
《大师列传 | 陈孟昕:绘绮丽万象 见精微精神》
总监制 | 杨继红 段晓超
监 制 | 田 龙 王 林 张 磊
主 编 | 刘 铭 黄 鹏 蔡 瑛
编 辑 | 张艺嘉 孙 璐 刘旭晨(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