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3日消息(记者王晶)7月23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主办的“微剧中国・光影新程”――央广网行业微短剧生态共建计划发布仪式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办,相关主管单位领导、行业权威专家、头部平台代表、优秀制作机构等齐聚一堂,共同开启微短剧产业创新发展的全新图景。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负责同志、司法部法治宣传中心副主任于呐洋等领导出席参会;央广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跃进,央广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央广网董事长张军,央广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央广网总裁于锋等领导也共同参与并见证了启动仪式;此外,出席活动的还有来自地方政府部门、各媒体、平台、影视制作公司的代表们。
央广网行业微短剧生态共建联盟正式启动
微短剧应健康可持续发展
――央广网行业微短剧生态共建计划正式发布
央广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跃进致辞
近年来,微短剧日益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央广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跃进在发布仪式上致辞时表示,央广网行业微短剧生态共建,依托总台央广传媒集团强大的媒体融合传播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融合平台优势和产业资源,携手各方积极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微短剧生态圈。“以微短剧频道为抓手,央广网将投入优质宣推资源,助力精品微短剧破圈传播。积极履行央媒职责与使命,鼓励引导创作生产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微短剧精品,弘扬时代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王跃进强调。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62亿人,网民使用率为59.7%。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表示,当前,微短剧行业迈进新发展阶段,“精品化”创作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他强调:一要坚持正确导向,筑牢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微短剧虽“短”,但导向不能“偏”;虽“快”,但质量不能“降”。二要深化行业协同,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微短剧生态。三要创新表达方式,让微短剧成为“新大众文艺”的沃土。
央广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央广网总裁于锋介绍《央广网行业微短剧生态共建计划》具体规划
据了解,央广网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新媒体宣传重要平台、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始终肩负着主流媒体的职责使命。此次推出行业微短剧生态共建计划,目的在于推动微短剧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发布仪式现场,央广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央广网总裁于锋介绍了《央广网行业微短剧生态共建计划》的具体规划,“在国家广电总局的悉心指导下,央广网行业微短剧生态共建联盟已经汇聚了学界、投资界、制作方、平台方以及产业基地代表等30余家头部机构。与此同时,央广网微短剧频道正式上线,聚焦‘精品展播、权威资讯、专业指数、人才孵化’等几大核心功能,为创作者、制作方、平台伙伴提供全链条支持。”
下一步,央广网还将携手联盟合作伙伴成立微短剧产业发展基金,将以“资源融通、生态共建、产业落地”为核心理念,全方位助力联盟伙伴制作精品力作,实现“内容提质、产业增效、文化出圈”的共赢目标。
活动现场,央广网行业微短剧生态共建联盟同步正式宣告成立。从普法案例库接入,到非遗资源联动,从平台支撑、产业基金助力,到地方政务内容共创,央广网行业微短剧生态共建联盟将以央广网为纽带,让法治精神随光影流淌,让百城故事借短剧传扬。此外,生态共建联盟还将致力于发掘和培养微短剧领域的新生力量与未来之星,将从剧本创作、摄制宣发、出品推广、出海赋能等多维度,支持广大优秀创作者以精品微短剧书写中国发展实践,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微短剧应有态度
――央广网精品法治微短剧共创计划正式发布
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负责同志表示,法治微短剧凭借其轻量制作优势、小切口叙事优势、短平快传播优势,成为法治宣传的“轻骑兵”,正在造就“法治故事人人讲,普法阵地处处新”的火热势头,引发广泛关注。
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筹备,7月23日,央广网精品法治微短剧共创计划正式发布,旨在汇聚行业力量,以创新形态赋能法治传播,以精品微短剧书写中国法治新实践。
今年是“八五”普法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民普法工作开展40周年。为更好发挥主流媒体引领作用,积极响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创作计划的号召,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司法部等国家部委相关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下,央广网积极拓展法治微短剧“新空间”。在央广网精品法治微短剧共创计划发布之际,央广网法治微短剧厂牌也同步揭晓,推出“惊奇剧场”法治微短剧厂牌。重点法治微短剧《雪乡法事》《她们的救赎》等将于年内启动拍摄。
据悉,打造“一个法治微短剧厂牌”,旨在为精品化微短剧行业发展贡献力量。以央广网微短剧频道为平台载体,助力优质法治微短剧破圈传播,让好作品被更多人看见,促进微短剧创作活力的不断提升。
央广网法治微短剧厂牌揭晓
司法部法治宣传中心副主任于呐洋带来主题演讲:《精品法治剧有助于更好推动全民普法》
在发布启动仪式上,司法部法治宣传中心副主任于呐洋对央广网作为中央主流媒体,在深度参与法治宣传、聚焦司法行政改革、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一带一路”涉外法治建设、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律师行业发展等重大主题报道中积极作用表示感谢,赞扬其“用声音传递法治温度,用创新拓展传播广度”,为推进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负责同志强调,“特别倡议大家更多关注网络法治领域的微短剧创作。聚焦防范网络暴力、反电信网络诈骗、防治网络谣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维护网络空间合法权益、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等网络热点议题,讲清楚网络法律法规背后的法治理念精神,讲清楚清朗网络空间的行为底线边界。”
制作公司代表介绍法治微短剧重点剧目
制作公司代表介绍法治微短剧重点剧目
微短剧迈向新阶段
――央广网携手各方将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作品
微短剧特点是“短”,但“短”不意味着“浅”。微短剧形式虽“微”,格局可“大”。在活动现场,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曹书乐的主持下,腾讯视频银河工作室孙海怀、《觉醒年代》周恩来扮演者夏德俊等行业代表共同参与,围绕微短剧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合力而生微短剧产业协同与生态繁荣》圆桌环节
孙海怀带领团队始终坚持“烟火气”“少年气”“新鲜气”创作方向,希望创作者可以在更多元化的题材内容方向上有自己的想法,帮助作品从流量逻辑转向价值逻辑,不仅收获好的商业回报,同时也能做到有口碑化推广的优质作品。
“创新一定是我们创作的最核心最根本、也是能推动我们做更多优质作品的原点。”听花岛总制片人赵优秀分享道,加快实现从表达情绪到表达情感,再到表达情怀的迭代升级,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坚持着自己的精品战略,不断从情怀、创新、美学三个方面突破探索,想要找到这个行业的上限,这是他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觉醒年代》中周恩来扮演者、演员夏德俊
作为演员,《觉醒年代》周恩来扮演者夏德俊认为,无论是拍电影、电视剧,还是微短剧,我们都应该用最全情、最饱满的热情和态度去完成每次表演,为观众奉献出真实、可信、生动的角色。
中共广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许克辉介绍,从打造5公里取景圈、打造文旅出圈的引爆点等四方面,通过打造短视频或者微短剧的场景、人才和题材,来助力当地的文旅发展和产业的振兴。
此次,央广网发起行业微短剧生态共建计划,是践行主流媒体担当,助力微短剧行业健康发展和中国新媒体文艺繁荣发展的具体实践。未来,央广网将携手行业各方,共同推动微短剧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的微短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