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国内 / 正文

“奶奶,我被抓了” 接到这种电话切勿轻信

央广国内 2025-07-24 11:28:17

市民王奶奶在家中休息时

座机电话铃声响起

王奶奶接听后,对方直接叫奶奶

并哭诉因嫖娼被警方拘留

需交10万元现金“保释金”才能出去

王奶奶一听着急了

以为孙子真出事了

便立即在家中翻找现金

可家中只有35000元

这时“孙子”说有多少算多少

过会让同学去家楼下取现金

一小时后,一陌生男子

来到王奶奶家楼下将现金取走

可到了下午,“孙子”又来电话

称钱不够,让王奶奶去银行取钱

王奶奶因取钱不方便

就打电话给儿子说明缘由

让儿子去取钱

儿子经核实后,发现被骗

立即拨打电话报警

诈骗过程

具有5个特征

7月以来,北京已发生19起冒充熟人诈骗案件,诈骗对象多为独居老人。诈骗过程具有以下特征:

01冒充亲属,紧急求助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个人信息后,使用境外号码拨打事主家中座机,冒充老人儿子、孙子、女婿等身份获取信任,诈骗话术有三种:

出车祸用钱解决(15起);

嫖娼被抓缴纳罚金(3起);

打架被拘,不交钱留案底(1起)。

这些话术会让老人产生紧张情绪,难以辨别真伪。

02索要现金,上门收取

骗子以“保释金”“医疗费”“私下赔偿”等为由索要现金,老人因担心家人面临“退学”“坐牢”等后果,便按照要求准备现金,骗子则安排专人到指定地点取现。

03编造理由,持续索要

老人一旦听信谎言支付现金,骗子就会以钱款不够等为由反复索要现金,有的“孙子”还会以“担心父母责骂”要求老人保密,直至老人警醒。

04过程较短,取现迅速

从拨打诈骗电话到上门取现最快20分钟,最慢6小时,作案过程短,老人来不及辨别。

05招募人员,跨区取现

上门取现人员均为外省未成年人,年龄在16岁以下且多为辍学在家,有被外省公安机关因帮信罪打击处理记录。诈骗分子用小众通联工具向未成年人下达任务并提供路费,利用未成年人转移涉诈资金。

防诈提示

切勿轻信

老年人如果接到类似电话,切勿轻信!务必与家人、子女核实确认,凡是要求上门取现、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提高警惕

独居老人是易被骗高发人群,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反诈宣传等信息,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提高警惕。

关注孩子

该类案件中,上门取现人员均为骗子从外省雇佣的未成年人,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动态,任何兼职和外出都必须在家长的监管范围内,以免成为电诈犯罪的帮凶。

(来源:北京反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