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
也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器官
所以养肝护肝尤为重要
减肥“减出”脂肪肝?
熬夜会导致肝癌吗?
“护肝”药品真的有用吗?
肝病患者该如何养护肝脏?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
23日召开的发布会上
关于养肝护肝的热点问题
专家一一解答↓
减肥中得了脂肪肝
是什么原因?
减肥过程中新发脂肪肝,往往和减肥方式不科学密切相关。原因可能有以下3个方面:
1.比如使用了极低热量的饮食,这样的饮食结构可能会促使人的机体短期之内大量分解脂肪,脂肪分解产物会涌入肝脏,造成肝脏的代谢能力不足。
2.高强度运动配合低碳水饮食,这样会使脂肪分解加速,碳水化合物不足可能会加重人体肝脏的能量代谢失衡。
3.可能过度依赖代餐,导致蛋白质的摄入不足,或者滥用减肥药品,然后导致脂肪的异常分解。这种情况可能会在减肥的过程当中引发脂肪肝的发生。
所以减肥不要过于着急,一定要循序渐进,要有科学的方式和方法。
“护肝”药品有用吗?
专家表示,健康人群没有必要为了护肝而使用护肝类药物。
市面上目前可以买到“护肝”类药物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医生处方的具有明确药理学作用的药品,还有一类是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非处方类的护肝类药物。
专家强调,无论哪一类护肝药物,都不能完全抵消致病因素所造成的肝脏损伤。
经常熬夜
是导致肝癌的“元凶”吗?
长期熬夜可能会影响包括肝脏以内的多个脏器的功能,可能还会加重已经存在的肝脏疾病的进程,但不能把肝癌的发生简单归于熬夜。
肝癌的发生是有明确的致病因素的。比如,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长期大量饮酒,脂肪性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还有自身免疫性肝病,或者黄曲霉毒素的暴露,这些是肝癌发生的直接致病因素。
体检发现肝脏有“小东西”
专家:绝大多数是良性“占位”
但需专科评估
体检时发现肝上的“小东西”都是什么?会不会引发癌变?
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通过体检发现肝脏疾病是门诊上经常遇到的情况。这种“小东西”,医学上通常称为“肝脏占位性病变”。包括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是囊性病变。最常见的就是肝囊肿,其实就是肝脏里面的水泡,不会恶变,一般小的、并且没有症状的时候不做处理。但如果它特别大,或者说对周围的脏器产生了压迫,比如说有右腹的胀痛、餐后的饱胀,或者出现了呼吸困难,甚至囊液出现了感染导致发热,这些情况下就要开始处理。
第二类是良性实性病变。最常见的是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良性病变,一般不会恶变。一般小的时候或者说没有其他特殊不适的时候,都是以随诊观察为主。但是如果长得特别大,或者位于肝脏的表面,这个时候可以启动治疗评估。
第三类是恶性实性病变。这种情况在体检过程当中发现的比例相对较低,但是如果这个人是有慢性肝病的病史,比如说有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或者是有长期酗酒史,或者肝癌家族史的时候,就要高度关注这类结节的可能。
所以,大家对体检报告上的“小东西”不用过分紧张,因为大概率良性的比例较高。但是也不能放任不管,如果发现一定要到肝病专科门诊,请医生进一步诊断,并且提出后续的随诊或者治疗的建议。
夏季如何养肝护肝?
专家给你支招
在生活中,大家可以采取这些方法来养肝护肝:
1.在饮食上尽量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清淡食物为主,尽量不要吃过于油腻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与水果,按时就餐,合理搭配,忌饮食过量,忌生冷,忌乱用药物,包括服用保肝药或者保健品之前要征得医生的同意,不能擅自停药、擅自更改治疗方案等;
2.要注意生活规律,不要过度劳累,忌吸烟饮酒,忌熬夜;
3.定期到医院进行肝功能的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治疗。
肝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症状来辨证养生、养肝护肝。
1.平素有心烦、口苦、目赤头痛、容易发火,这部分人群推荐清肝饮,可以选用栀子5g、荷叶3g、决明子3g,开水冲服;平日可以按揉太冲穴,太冲穴可以起到疏肝、清肝火的作用,对于我们情绪调节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2.平素有心烦不安、胸胁胀闷,这部分患者推荐花麦茶,可以取玫瑰花3克、白梅花1克、生麦芽5克开水冲服,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3.平素出现食欲不振、容易腹泻、容易疲劳这部分人群,推荐健脾茶,选用的是茯苓3g、山药3g,开水冲服。还可以采用中医冬病夏治的穴位贴敷方法,选取背部的肝俞穴和脾俞穴,背部的肝俞穴和脾俞穴是在人体背部正中线两侧,肝俞穴是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凹陷处,脾俞穴是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凹陷处,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肝实脾、改善脾胃功能的作用。
肝和脾关系密切,肝脏的疏泄功能失衡时,会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和消化功能减退,从而出现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等,这样会进一步加重肝病患者的病情。
监制丨郑弘
制片人丨王烁
策划丨张慧彬
编辑丨王鹤翔
审校丨左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