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记者 徐鸣 编辑 甘浩 校对 卢茜
7月26日下午到27日凌晨,北京密云西北部地区遭遇强降雨,最大降雨量超过300毫米,达到特大暴雨级别。暴雨导致石城镇、冯家峪镇和不老屯镇部分道路中断,部分电力设施受损。新京报记者从石城镇张家坟村村干部处获悉,27日凌晨,村干部开始组织转移村民,整个转移过程持续至凌晨四点半,共转移约360人。
“每年都发水,没想到今年这么大。我家老太太85岁了,她都没见过这么大的水。”崔女士说。她是石城镇张家坟村人,在村里经营民宿已有15年。
自7月19日进入主汛期以来,她对雨情已有所警觉。“只要一有点雨,群里就会转发预警。”崔女士说,两天前,村里负责民宿管理的工作人员还在群里通知:防汛期间建议不接待游客。她还专门准备了蜡烛和压缩饼干,以备不时之需。
约两天前,周边景区相继因防汛关闭。她原本接待的33位游客,已有25位提前离开,剩下8人打算再住一晚,结果因此次暴雨被滞留。
崔女士平时不常住在村里,民宿由4位员工打理。26日,她看着连下好几天大雨,便专程从密云城区返回村中查看老屋是否漏水。下午四点,她看天色还早,便又开车回了密云城区。她说,下午雨势格外猛烈,“山上平常不流水的地方,都跟瀑布一样,往下泼水”。
傍晚六时许,民宿群里传来消息,有人在找沙袋——山上流下来的水漫进地势低的民宿院子里。次日凌晨三点,崔女士接到村干部电话,通知撤离。彼时,她告知村干部自己已回到密云城区。
早上六点时,她查看群消息,发现“大家一夜没睡”,不少村民家中进水,村干部组织大家连夜撤离。崔女士的弟弟在村里,凌晨五点来电称,救援车早已抵达村内。村民在微信群内每隔一段时间接龙报平安,说明家中几口人是否安全。
村内供电变压器被冲毁,水井塌陷,全村断水断电。崔女士的民宿位于村中地势较高处,客房可容纳60余人住宿、百余人就餐。此次强降雨来临,她的民宿与村内另外两家位于高处的民宿一起,被设为临时安置点,为村民和游客提供避险位。她说,因正值暑期,旅游旺季,民宿本就提前备了不少食材,能供60多人吃一两天。
崔女士说,十几年来,每逢汛期只要预警升至红色,村民就会集中到她的民宿避险。彼时,民宿就成了大食堂:老人坐一旁歇着,其他村民有的择菜、有的洗碗、有的摆筷,大家一起做一大锅热菜、一锅凉菜,蒸一大盆米饭和馒头,每个人都管饱。“我们一个村的都很团结。”她说。
另一位民宿老板告诉新京报记者,张家坟村是“民宿村”,几乎家家户户开民宿。由于早就留意到天气预报连日预警,她从上周五就暂停接待客人。她的民宿没有游客滞留。
张家坟村村干部告诉新京报记者,该村共有96家民宿,当晚有约百名游客滞留,27日上午路通后部分游客自行离开。与往年相比,此次洪水最大不同在于“来得特别快”。
据其介绍,从昨天下午5点开始,部分村民家中陆续进水,村里随即组织人员寻找沙袋等防汛措施。当晚12点左右,村干部开始组织村民转移,整个转移过程持续至凌晨四点半,共转移约360人。
转移过程并不容易。他回忆,凌晨三点左右,他带领一行人前往村委会途中,突遇前方道路塌方,不得不临时更换路线,前往地势较高的民宿安置点。
此次安置主要集中在三家地势较高的大型民宿中。此外,还有几家小型民宿和村委会的会议室也临时开放,用于安置滞留人员。
资料显示,石城镇位于密云区西北部,距城区约22公里。东北邻冯家峪镇,西北接怀柔区,南邻溪翁庄镇,东接密云水库,西倚“北方小黄山”云蒙山。镇域内拥有密云天门山风景区、捧河湾风景区等多个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