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泳装市场迎来销售旺季。在辽东湾畔,有一座人口不到50万的海滨小城叫兴城,它凭借泳装产业声名远扬。全球每卖出4件泳装,就有1件来自兴城。历经40年的发展,兴城泳装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初创到壮大的蜕变。这座小城究竟藏着怎样的产业密码?
跟随记者一起走进这座“泳装之城”。
来到辽宁兴城的泳装产业园里,机器运行声和织物O@声此起彼伏。自动铺布机将面料延展堆叠,激光裁床毫厘不差地切割成型……造型新颖、风格多元的泳装从智能产线下线,发往各地。
兴城某泳装生产企业负责人 陈云鹏:我们企业目前每年的产量大概有100多万件,主要销售的地区是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主,每年最高峰的需求是在6、7、8三个月。
眼下,虽正值泳装销售旺季,但接下来一直到11月,产业生产端会逐渐进入周期性淡季。为了应对淡季,当地企业也在积极拓展销售渠道。
兴城某泳装生产企业负责人 陈云鹏:为了让淡季不淡,我们也想了很多方法,比如说直播,包括一些水上乐园的一些互动。未来的话,第一品牌化,第二就是把我们的泳衣,我们可能要和其他一些企业做联名,做更多的场景使用,做更多的生产体量。
在泳装商贸城,记者看到这里聚集着近200家泳装批发销售门店,来此洽谈采购的大多是外地商家。
浙江采购商 安琪:在温州有自己的泳装店,我自己在网上搜了一下,基本上那个泳装的批发都在兴城,所以来兴城看一下合作。
目前,兴城约有泳装生产企业1300家,其中规上企业17家,另有面料、印染、数码印花、自动裁床等配套企业约300家。当地政府对泳装产业进行重点扶持,不断推动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全球化发展。
兴城某泳装生产企业负责人 杨泰: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很大,尤其我们缺少工人的时候,他们会经常给我们开一些招工会,招工人,政府不断去跟我们招跨境公司来我们这,包括原材料工厂,都来到我们兴城来扩建工厂,如果缺少资金的话,政府还对我们有些资金的帮助。
兴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韩娅楠:泳装的年产值现在能够达到150亿元,国内市场份额我们是占40%,国际市场份额我们是占到25%以上,远销140余个国家和地区。
从家庭作坊到全球市场的蝶变之路
没想到一个人口不到50万的小县城,居然把小小泳装卖到了全球。其实,“泳装之城”并不是一天建成的,兴城拥有优质的海滨浴场与地热温泉,20世纪80年代,随着滨海旅游兴起,彩色泳衣跃入大众视野,首批创业者嗅到商机,就这样,兴城泳装从家庭作坊起步,逐步形成了产业雏形。
在兴城,不少泳装企业主动把工厂建在城乡接合部,吸引更多农民就业。当地还积极引导泳装企业下乡,在全县237个行政村中,超半数建有泳装加工厂或车间。
兴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韩娅楠:带动了我们本地的就业,我们现在从事泳装这个行业的相关人员已经占到人口比例的三分之一以上。
而且,大部分的泳装企业规模都在50人左右。这种“轻量级”“小而美”的架构是其特色优势,大小订单都能接,充分发挥柔性生产优势。
兴城市泳装产业发展中心主任 宗佳朋:正是由于我们兴城泳装企业的规模和产业链优势,完美地契合了电商的属性、小批量、低库存、以销定产的模式,能够让企业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今年36岁的田澍是兴城的“泳三代”,奶奶是当地首批泳装创业者。到他这一代,借数字经济东风,电子商务将小城泳装从渤海之滨销往全球。
兴城某泳装生产企业负责人 田澍:我奶奶是兴城第一批从事泳衣生产及销售的,他们晚上踩着缝纫机制作,白天背着包去沙滩售卖,到了我父亲和我姑姑他们这一代,他们建了一个小规模工厂,坐着绿皮火车全国去售卖。
受到家人影响,田澍大学选择了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他接过家里的“接力棒”,将跨境电商与传统外贸结合,让产品远销欧美。
兴城某泳装生产企业负责人 田澍:当别人叫我“泳三代”的时候,我还是比较开心的,因为这个名称是一种传承,我传承着我奶奶和我父亲他们那种坚韧不拔、勤劳肯干的创业精神,我们利用网络和大数据的优势,把产品设计得更新、推销得更广。
兴城市泳装产业发展中心主任 宗佳朋:目前兴城泳装的智能化转型趋势非常明显,我们全市33000多台的生产设备中,有30%以上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规上企业自动裁床,数码印花、自动铺布等设备的使用率,已经达到90%以上。
此外,从2011年起,当地政府和行业协会每年还会主办国际泳装博览会,通过趋势发布、名品秀场、产业研讨等多元场景,提升产业和城市的国际知名度。
兴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韩娅楠:我们(兴城)市本级每年拿出500万的资金用于举办泳装博览会,今年的泳博会马上也是要开始了,前期我们通过招商招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我们设立的145个展位已经全部招展完毕。
泳装扬帆 “乘风踏浪”向全球
从一个个作坊成长为全球重要生产基地,从代工贴牌到自主品牌出海,这座东北小城的泳装产业全球化2.0蓝图已然展开。
记者在兴城市一家泳装生产企业看到,工人们正赶制外贸订单。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跨境电商年销售量超200万件(套),发往全球100多个国家。
兴城某泳装生产企业负责人 苏鹏:通过网络和南美的很多国家建联,包括他们地方的一些平台,现在我们第一步开始进入南美,进入巴西、阿根廷、智利,可能以后秘鲁或者其他的南美市场,我们要逐年增加,我们整个销量今年又提升了15%。
2010年前后,兴城泳装企业启动海外品牌收购战略,开启全球化布局。截至目前,兴城泳装企业已经并购了7家海外研发企业,80%的本地企业都拥有自主品牌。兴城泳装企业跨境电商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兴城某泳装生产企业负责人 杨泰:客单价比较高,像我们在国内卖一件泳装100元左右,我们卖到国外就是20美金、30美金,利润相对来说比较大一些。跨境电商让我们增加了很多产量,我们通过跨境电商也更新了很多设备,我们通过自己的质量和研发的速度,去打响自己的品牌。
如今,兴城泳装产业体量不断扩大,已成为中国三大泳装生产基地之一,年产量达1.7亿件(套)。
兴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韩娅楠:下一步,我们要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引入智能制造技术,建立柔性生产线,满足全球个性化定制需求,抢占功能性泳装技术高地,同时我们也要整合全球设计师资源,实现跨境设计协作与快速打样,缩短国际订单的交付周期,我们还会通过大数据分析欧美、东南亚消费偏好,定向孵化细分品牌,推动中小厂商产能共享,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球订单智能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