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国内 / 正文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央广国内 2025-08-04 10:57:40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精心打造的微纪录片《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 将于 8月4日―8月8日正式登陆科教频道。本节目聚焦 马、猫、羊、猪、蚕等 十种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的动物,通过 实景纪实 、 动画复原 、 文物活化 , 揭秘神奇动物如何 从野生生灵蜕变为人类文明伙伴的传奇历程 。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长河中,动物驯化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从驮起人类对远方向往的马,到用温顺熨帖岁月的猫;从以绒毛编织御寒的羊,到以丰腴滋养文明的猪;而田野间吐丝结茧的蚕,更以纤微丝线串联起古今的经纬。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新石器时代 蚕纹象牙端饰

在中国大地上,内蒙古阴山岩画中,马的身影贯穿始终,藏着人类跨越山川的渴望;敦煌莫高窟壁画里,马从野性奔跑到鞍马驯化,驮起文明向远方传播。河姆渡陶钵上,猪从獠牙野性变为丰腴,印证其成为食物支柱。甲骨文中的“丝”字,牵出先民栽桑养蚕、抽丝织帛的智慧。西汉文物更见细腻:马王堆狸猫餐盘勾勒灵动,铜羊尊灯以“羔羊跪乳”连起温顺与孝道,化作千年图腾。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内蒙古自治区 古游牧狩猎图

今天,让我们跟随《动物驯化简史》,踏入动物驯化的奇妙世界。

驰骋千里,推动文明加速

驯服一匹野马绝非易事,至少需要15天,还得不分昼夜去投喂。但人类为何执着于驯服马?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初唐 敦煌莫高窟431窟 马夫与马

考古发现,最早被驯化的马在哈萨克斯坦波泰遗址,可追溯至5500年前。早期骑马者因无马镫十分辛苦,西汉马镫雏形趾镫出现后,骑士们用双脚大脚趾分别勾住一个绳结,身体终于得以固定。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西汉 云南江川李家山69号墓出土 贮贝器上的趾镫

两晋时人马合一成为现实,骑兵能自由挥兵器征战。人类还发明多马协作的车,释放出更高动力。马与车承担了古代运输、作战等职能,甚至影响到如今的马路、马力、铁轨宽度等。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北燕 辽宁北票冯素弗墓出土 铜鎏金木芯马镫

马是速度的象征,也是文明的推手。一片丰美草场,它便带我们奔赴远方。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萌宠驾到,征服人类

猫与人类的默契由来已久。2004年,考古学家在塞浦路斯岛发现一座9500年前的古人墓葬,旁边随葬坑里竟躺着一具猫骨,可见那时猫咪已走进人类生活。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9500年前 塞浦路斯岛随葬猫骨

在陕西华县的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址,人们发现了豹猫的骨骼;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漆盘上,也画着一群栩栩如生的狸猫,大大方方坐在贵族的餐盘上。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西汉 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 狸猫纹漆食盘

中国本土虽很早就有类似猫的动物,但家猫来到中国的时间可追溯到汉代,它因来得晚错过了十二生肖的末班车。不过,小猫很快就征服了中国人,还根据其外形起了许多有趣的名字,如乌云盖雪、将军挂印等。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明 朱瞻基(传)《唐苑嬉春图》

如今,猫成为全球沟通情感的硬通货,“交猫税”成为网友们分享生活的独特方式。不得不说,猫把人类“驯化”得十分彻底。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温顺相伴,传递温暖与吉祥

大约在1万年前,绵羊在伊朗地区被驯化,5000年前出现在我国甘肃、青海一带,随后逐渐扩散。人类因寒冷将它们抓回家当食物储存,却意外发现它们诸多优点:吃草饲养成本低、成熟快、喜欢群居,便于管理。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唐 周P《蛮夷执贡图》

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4000年前就有专供羊毛的羊。西汉铜羊尊灯以跪乳的羔羊被赋予反哺之恩的深意,成为孝道图腾。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西汉 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出土 铜羊尊灯

“美”“善”“x”等汉字都与羊相关。人类与羊同行一万年,彼此缔结下深厚情谊,未来这份契约还将继续传递。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从凶猛到温顺,见证文明转型

9000年前,先民开始农耕生活,野猪盯上人类粮食,人类则盯上野猪的肉。狩猎野猪难且风险大,先民便趁公猪不在家,偷走小猪崽驯化。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河南贾湖遗址和浙江河姆渡遗址都表明当时已饲养家猪,河姆渡遗址猪骨占家畜总数70%,见证人类从自然崇拜到驯化控制的文明转型。经过几千年,野猪被驯化成早熟、多仔、易育肥、肉质鲜美的家猪,闻名海外。罗马帝国曾不远万里来中国求种,英国的约克夏猪也是中国猪与当地猪杂交的成果。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新石器时代 猪纹陶钵

猪寄托了中国人子孙绵延的心愿,其形象还融入了中国龙的创作中。猪陪伴人类走过漫长的9000年,是农业文明的基石,见证了人类与动物从征服到平等相处的文明进程。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北朝 灰陶猪

吐丝结茧,编织文明

蚕的一生仅有56天,却与中国人默契配合了至少5000年。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在桑树上,发现了白色果子蚕茧,并用它做衣裳。这虽为传说,但中国人在新石器时代就发现蚕却是事实。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记录嫘祖始教民育蚕

汉代蚕农发现温度影响蚕吐丝量,便在蚕室升炉子;明代蚕农腊月用石灰水和盐卤水浸泡蚕种,完成杀菌并淘汰体质不佳的蚕种。经过数千年驯化,中国家蚕体型更大,吐丝更多、更细。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清 焦秉贞《耕织图册》

甲骨文中的“丝”字,形象地展现了丝线捆扎的形状。到了汉代,人和蚕的配合已天衣无缝,成都出土的蜀锦织机模型,见证了当时蜀锦的辉煌。汉代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更是将中国的丝绸带向世界,连接了不同文化。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甲骨文“丝”字

如今,蚕丝变身为宇航服内衬中的丝蛋白,在太空中续写着传奇。蚕以短暂的一生,将生物本能转化为文明代码,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坚韧与永恒。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动物驯化简史》为我们呈现了马、猫、羊、猪、蚕等动物与人类相互依存、共同进化的精彩历程。这些动物不仅满足了人类的物质需求,更在精神层面、文化传承以及文明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文明并非征服,而是与万物和谐共处,相互成就。

《动物驯化简史》(第一季)开播!揭秘改写人类命运的驯化传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

科教频道CCTV―10

系列微纪录片《动物驯化简史》

第一集《动物驯化简史・马》

2025年8月4日晚间 22:05 播出

让我们循着野性的足迹

聆听文明的回响!

总监制 | 杨继红 史 岩

监 制 | 田 龙 刘 帆 张 磊

主 编 | 刘 铭 蔡 瑛 杨 娜

编 辑 | 苟 博 屈 佳 张鹤婷(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