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故事|真假“借款”

新浪国内新闻 2025-08-06 02:08:37

不久前,合山市纪委监委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掌握了该市某单位项目办主任张某收受商人李某5万元好处费的问题线索。

为进一步明确该笔款项的性质,调查组立即展开核查。

“这不是受贿,而是李某借给我的钱……”面对调查人员的询问,张某辩称是借款,且已将这笔钱还给了李某的妻子覃某。

谈到这笔还款,覃某也感觉有些“蹊跷”。她称,当时张某突然找到她,说三年前借了李某5万元钱,现在要把钱还上。由于当时覃某联系不上丈夫,没有把钱收下。

没过几日,张某找了覃某家的一名亲戚一同上门,再次要求还款,并让覃某对外如果提起此事,就说这5万元是李某借给他的,并且他已经还上了。

此番欲盖弥彰的操作背后,潜藏着张某何种动机?调查组继续深入调查。

通过对张某经手的工程项目进行梳理后发现,李某承接的合山市某道路拆迁工程进入调查组视野。该项目评审的相关人员面对调查组均坦言,当时张某曾向他们打招呼,在评审环节为要李某打高分。调查组把李某顺利承接工程的时间,和张某借款的时间对比后发现,前后只相差三个月。

“如果这笔钱真的是你借给张某的,为什么他没给你写借条,三年时间内你也没问他要?”调查组最初找到李某时,他也称这是张某管他借的,但在调查组的追问下,李某最终说出了实话。

原来,李某顺利承接项目后,张某打电话向他借5万元,口头约定一年后归还,但并未出具借条。

“他一直没提起还钱的事,我就当他帮我承揽项目的‘好处费’给他了。”李某说。

眼见无从抵赖,张某这才说出了实话。为了规避组织的调查,他“以借为名”索要李某5万元好处费。后来调查人员找到他谈话,问到这笔钱的事情,他担心事情败露,在联系不上李某的情况下找到李某的妻子着急还款。

真受贿,假借款,张某精心编织的骗局最终被识破。经查,张某身为党员干部,与他人串供、隐匿证据,违反政治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涉案财物全部上缴。

针对该案暴露出的问题,合山市纪委监委向该单位制发了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该单位以问题为导向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强化关键岗位人员监督管理,目前已修订完善了相关制度条款8项。(合山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