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明确社保“约定豁免”无效。再过半个月,这一司法解释将正式施行,再次明确企业要为全部在岗员工足额缴纳社保。这项本意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规定,却意外激活了对退休人员就业市场的关注度。
近日,麦当劳、环球影城等企业招聘退休人员的消息引发社会的热议。企业向退休人员乃至“银发族”敞开大门,是权宜之计,还是将成为未来新用工常态?
第一财经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很多餐饮店一直都存在招聘退休人员的情况,但并不是特别普遍,大多数餐饮企业还是首选全职的年轻员工,但也不排斥灵活用工、多元化用工作为补充的做法。一般来说,咖啡店、美发店等均是以招聘年轻人为主,超市的收银员、理货员等对年龄的要求并不严格;企业还会在一些年轻人不愿做的岗位上招聘退休人员,比如正常工作时间之外的半夜、通宵等特殊工时岗位等等。
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来看,老年人再就业存在自身技能不足、生理与健康风险大等问题,与年轻人相比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是比较弱的。退休人员虽无需企业缴纳社保,但其权益保障仍存模糊地带。去年,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实施之后,如何保护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下称“超龄劳动者”)的就业权益是相关部门重点研究的配套政策。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社保新规”能否打破老年人的就业壁垒,未来出于成本的考虑,企业是否愿意招用更多的超龄劳动者,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都具有理性‘经济人’的属性,双方大概率会在用工和社保上,选择自己看来确定性更高的方案。”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学者委员会副主任李干对第一财经表示。
小微企业如何应对
据最高法发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承诺无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约定或者承诺无效。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三项规定请求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该解释将于9月1日起施行。
这项规则明确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或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承诺无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下,双方产生劳动纠纷,法院应当如何审理。
最高法司法解释的核心是再次强调了任何“弃保协议”均无效,但这一规定并不是新规,业内人士均认为,公众所认为的9月1日实行“强制社保”是一种误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李长安对第一财经表示,劳动法和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中,保障劳动者的社保权益都有明确规定,社保本身就是强制的企业的责任和义务,法律上本来就不存在口头或是书面放弃社保的协议。
李干表示,法院属于司法机关,社保原则上不属于其职权或职责范围。不过,考虑到“解释(二)”第19条明确否定“放弃社保的协议(或声明)”效力,支持劳动者援引《劳动合同法》第38条向用人单位主张离职经济补偿,这一定程度上会施压用人单位,使其纠正不参保的状态乃至补缴社保,就不难理解为何民众会将之与强制社保联系起来。
“现在最高法提出来这个问题引发了社会热议,主要原因是在执行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很多漏洞,特别是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情况比较广泛。尤其是在当前企业经营压力比较大、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普遍不太高的背景下,这个话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李长安表示。
9月1日司法解释实施之后,原本就缴足社保的个人和企业不受影响,但如果调低薪资基数缴纳社保、此前没有缴纳社保以及通过现金补贴逃避社保的企业,则会面临较大的合规压力,尤其是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个体户等。
老麦(化名)在四川某城市和妻子开了家咖啡店,这次最高法发布的新解释让他感觉措手不及。
“这家咖啡店开了十多年,其间几十位员工来来走走,从来没有给他们缴纳过社保。”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们和员工一直以来约定工作满一年可以买社保,双方各承担一半,但没有一位员工愿意缴纳。老麦说,来咖啡店打工的人都比较年轻,大多把这当作一份过渡性质的工作,通常干上一到两年。
目前,店里除了他和全职经营咖啡店的妻子,还有三位20岁出头的员工,这几位员工不缴纳社保,每人每月到手3500元。整个咖啡店每月利润大概在2万元。
尽管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缴纳社保是已有的规定,但商户和员工之间约定或者承诺好不缴社保的情况并不少见。在此前,如果后续因此产生劳动争议,双方对峙法庭,商户仍有理论上“赢”的可能。“但现在看起来完全没有余地了。”老麦坦言自己不想冒“被员工告然后赔钱”的风险,他目前打算自9月开始,为这三位员工缴纳社保,商户和员工各缴一半,但考虑到店铺经营状况,要降低员工目前3500元的月工资,将降低的部分转成社保费用。
老麦估算员工缴纳社保后,每月工资到手将是2000多元,“员工们能否接受,还不一定。”他表示,在9月1日之前,双方会坐在一起谈一谈。
“一些咖啡店已经在保本甚至小亏经营,再加上外卖平台的影响,缴纳社保多出来的几千元钱成本对于一些经营者来说,并不轻松。” 老麦说。
超龄劳动者的工作机会来了吗?
第一财经从麦当劳门店了解到,麦当劳一直都在招聘退休员工作为全职用工的补充,他们招聘的主要是50岁出头刚退休的退休人员,超过63岁就统一规定不能上岗了。
麦当劳方面回应第一财经称,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及政府指导执行用工政策,退休返聘等劳务关系员工亦享符合法规的报酬及商业保险。
民众开始关注,随着最高法的最新解释明确“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无效,企业用工成本上升,是否会有越来越多的雇主转向招聘退休人员等更加灵活的用工方式。
老麦认为,不是所有的行业都能用退休人员来取代的,在他看来,招兼职工或退休人员,并不是可行的“解法”,这两类人无法满足一家咖啡店的日常经营需求。“兼职工,他们要是做一两天就走了呢?你要不要培养他们?也很难想象一个老年人做咖啡学拉花。”老麦说,如果打扫卫生的话,可以招聘老年人。
我国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后仍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众多。由于无法直接适用现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超龄劳动者权益面临法律保障不足的问题。
7月3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暂行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超龄老人在就业中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工伤保障等方面的权益。
李干表示,根据上述征求意见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企业招聘已退休且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可能不再是劳动法不调整、以契约自治为基调的劳务关系,此类人员就业将获得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安全卫生、工伤等保障。同时,此类人员再就业原则上不参加强制性社会保险。
李长安表示,保护超龄老人的就业权益,除了不要年龄歧视之外很重要的是明确工伤保险方面的权益;同时也要进一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对超龄劳动者再就业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将超龄劳动者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他们提供公平平等的就业服务。
(记者揭书宜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