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军评:阅兵上缺席的“老面孔”和意外的“新面孔”

新浪国内新闻 2025-08-24 16:13:29
一周军评:阅兵上缺席的“老面孔”和意外的“新面孔”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国内外关注度最高的军事话题无可避免的就是即将到来的九三阅兵上我国将会展示的新型装备。由于此次展示的新型装备比例非常高,同时一些经常参加阅兵的“传统”装备此次“缺席”,进一步增强了阅兵的“陌生”感,以至于有很多军迷调侃自己“又成军盲”。

其实也不光是军迷,据“五角大楼披萨指数”显示,第二次彩排当晚,美国五角大楼连夜加班。是什么让美国国防部连夜加班呢?是大型无人水下潜航器,高超声速导弹,还是新型坦克、无人僚机?

其实,美国人要加班,中国也加班,同样是对外军装备进行评估,我们的轻重缓急不一样,因为毕竟多年来我国科研单位跟踪国外先进技术的工作做得比较到位,很少有特别令人意外的东西。我们这儿更关心的可能还是一些“查缺补漏”工作,比如有些东西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没有开发过,因此往往会有更高的关注度,反而有那么几次是加班加点出报告评估缺失的影响和能否短期内通过各种渠道弥补缺口。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目前中美决策层的关注点。美国人的焦虑在于维护他们的霸权,我们更关注的是在这个不再风平浪静的世界环境下,如何稳住阵脚,不要出错。

下文我们就来说说这次阅兵上“该有”,但没有出现的部分装备,和一些从未在阅兵上出现的“新品类”装备。

在地面装备方面,这次阅兵出现的新装备包括新型主战坦克、火力支援车、99A型主战坦克,陆战队的08式系列车族,新型伞兵战车车族,以及新型箱式远程火箭炮。

与传统上的阅兵式相比,可以说这是有史以来最简化的陆战装备检阅方阵。

目前网上和公开文宣里已经出现过图片、甚至上过央视的新一代陆战装备很多都应该参加阅兵,但这次都缺席,比如新型履带式步兵战车、新一代“大八轮”车族,最让人意外的是参加此次阅兵式的99A式坦克甚至不是最新的99A改进型,而是经过返厂局部改造的较早批次的99A。

此外,身管火炮装备几乎完全缺席此次阅兵,只有伞兵的120毫米迫榴炮。而我军新型051B自行火炮、多种车载火炮都没有参加。

个人感觉,这和本次阅兵展示的目的有关。这次阅兵更多的是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完整“解决方案”,因此展示几种最具代表性的地面战斗兵器;在阅兵时长和方队数量有限的情况下,缩减传统陆战装备方队,才能更多地展示我们的其他新型装备。

未来陆军的最主要发展方向是,拥有自身侦察和精确打击手段,能够独立遂行战役、战术级的打击任务,简单来说就是“信火一体”;在进入直射距离前,就凭借远程火力击败敌军,直射火力基本只用于清剿残敌。

从当前俄乌战场就可以看出这个趋势,只有通过远程火力将对手潜藏在前线的各种高威胁目标消灭或压制后,才能进行有效推进。但由于俄乌双方都不具备足够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导致大部分情况下无法达到这样的战术目标,于是只能在没有拔除对手火力的情况下,就投入突击兵力强行冲击。

结果突击兵力被对手火力消灭,造成巨大的损失而推进成果极小。最终就是如今俄乌战场上大量小规模高强度战斗却很难打出纵深突破。

相比之下,法德等国开发的新型坦克呈现出一边要拥抱信火一体,但另一边又不想放下“甲弹对抗”的执念,这也是时代变革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抉择

通过这次阅兵展示的新型装备,以及我们了解到的那些没有参加阅兵、但与阅兵装备有相似技术水平的其他装备,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新的战场形势下,投入未经现代化改装的传统陆战装备,只能是被屠杀的下场。

俄乌战场的现状就是双方都没有足够的现代化陆战装备,实际战况强迫他们投入大量过时的装备,于是催生出了在坦克上堆叠大量轻型结构以增强防护力的“蛆式坦克”,但这些车最大的作用是消耗对手的无人机,其实际的攻击能力几乎已被废除。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坦克,而是一种特殊的工程设备了。

通过这次阅兵式展示也可以看出,我军对于解决无人机防御问题的方案,就是硬杀伤,给坦克装发射定距弹的自动机关炮,主动防御系统,四面相控阵雷达。

后面我们还会看到,无人作战方队里还有多种反无人机系统,包括可以伴随地面突击部队行动的无人反无人机系统,以及可以对大范围内无人机进行“面杀伤”的微波反无人机系统。可以说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无人机飞行速度慢、不可能具备防护能力是无法改变的缺点,因此硬杀伤手段远比软杀伤来的立竿见影。

这是我们已经说过很多次的事情,但硬杀伤手段的坏处就是看上去“贵”,四面阵相控阵雷达很贵的,编程弹药很贵的,能够自动搜索攻击的无人武器站很贵的……但这就好像今天战场上的士兵们基本都要人手一套单兵护甲一样——没错,很贵,没错,有点重,没错,累赘,但要保存自己才能更有效消灭敌人,所以大家都要穿防弹衣。未来对于地面作战装备也一样,总比被对手一个小FPV就把你一车人炸上天好,不是么?

至于你说有的国家用不起怎么办?那就参考俄乌战争现状呗。

在具备对无人机的攻防能力、又有信火一体的打击能力的新型陆军,将不会延续这种为了一个小镇反复争夺、伤亡惨重、寸步难行的状态。我们熟悉的快节奏、大纵深的作战形态,仍是陆军追求的目标,并且在新一代装备的帮助下,它可以比历史上做的更好。

那么减少了陆军传统装备方队,这次阅兵上“多出来”的方队就很值得解读了。

本次阅兵中有几个方队是此前的阅兵上没有出现过的,无人作战系统增加了很多种;另一个大幅增加的,是展示了大量新型“鹰击”系列反舰导弹和此前从未上过阅兵活动的鱼雷武器系统,以及多种无人水下潜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