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家住定西市岷县岷阳镇赵家村的张奶奶推开院门,拎起垃圾袋,步履轻快地走向巷口的垃圾桶。几个月前,这样的场景难以想象。
“以前晚上不敢出门,黑咕隆咚的,怕摔跤。”张奶奶指着头顶暖黄色的新路灯感慨,“现在路灯照得跟白天似的,孙子晚自习回家再也不用操心了!”
巷道里亮起的新路灯,是岷阳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致力办理民生实事的生动实践。
此前,该镇城乡结合部的老旧巷道由于位置偏僻、线路复杂或设施损坏,群众饱受“巷子深、路灯少,晚上出门摸黑走”的困扰,安全隐患突出,成为村民吐槽的痛点。
百姓的痛点就是工作的发力点。该镇通过干部“驻街巷、包小区”机制深入摸排,精准记录巷道条件与人流量等关键因素,并广泛征集民意,最终敲定安装无需布线、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路灯。
如今,岷阳镇已有11个村145条巷道点亮了500盏路灯,这一民生实事的落地源自县纪委监委建立的“一乡镇一实事”工作机制。
在深入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过程中,县纪委监委立足职能,以群众有感为导向,推动各乡镇每年完成1到3件覆盖面广、群众反映集中、感知度强的镇街实事。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指挥部”和“战斗队”作用,督促各乡镇建立责任清单,将实事办理与集中整治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调度,确保步调一致、责任压实。
为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县纪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各乡镇实事办理情况进展汇报;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带队,深入乡镇开展督导调研;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完成对所联系乡镇的全覆盖督导;县集中整治办强化统筹,每月调度进展,确保把群众反映集中的揪心事难心事办得又实又暖,让每一名群众都可感可及。
截至目前,岷县18个乡镇共办理各类重点实事12件。从民意清单转化为实事清单,县纪委监委正以有力的监督护航,推动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持续汇聚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效能。(供稿 乔天倩 编辑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