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国内 / 正文

专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世界提供范例――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负责人马丁娜・奥托

央广国内 2025-09-07 16:51:42

  新华社内罗毕9月7日电 专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世界提供范例――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负责人马丁娜・奥托

  新华社记者严钰景

  9月7日是第六个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负责人马丁娜・奥托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世界提供了范例,有利于激励并加速全球空气治理相关行动。

  奥托说,空气污染对全球是巨大挑战,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诱因。在清洁空气领域投资有助于开启能源、交通、工业和农业等领域的创新之门,从而驱动经济发展。

  在空气治理方面,中国已取得不少重要进展。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经过持续攻坚,2023年中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数量达到203个,在监测的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占比达到约六成。蓝天白云成为常态,中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

  奥托说,中国通过实施严格标准、完善监测体系、向清洁能源转型、产业升级以及投资清洁交通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这表明坚定的政策能带来空气质量的快速改善。

  “在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我们要展示这样的范例,以激励并加速每个地方的行动。”她说。

  奥托介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合作伙伴正在帮助全球南方国家改善空气质量。比如在非洲,联合国机构正与非洲联盟委员会合作,通过非洲清洁空气项目推进数据共享、区域合作与统一空气质量标准,助力非洲大陆应对空气污染与气候挑战。

  奥托表示,强调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深度契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主题。追求清洁环境并非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而是能催生绿色新产业,是人类更健康、经济更具韧性的基础。她说:“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可用于在全球推广这种愿景。”

相关推荐
滚动更新|“红月亮”现身!记录月亮“变脸”全过程 新闻  央广国内 ⋅  3阅读 ⋅  3小时前
小卫星星座已具规模 “云遥一号”系列卫星预计明年底前发射90颗 新闻  央广国内 ⋅  3阅读 ⋅  3小时前
香港特区选委会界别分组补选顺利举行 新闻  央广国内 ⋅  4阅读 ⋅  3小时前
专访丨媒体智库应共同讲好全球南方发展壮大的故事――访埃及内阁信息与决策支持中心官员哈迪贾 新闻  央广国内 ⋅  5阅读 ⋅  6小时前
全球媒体聚焦|“中国已成巴西咖啡出口商的‘希望之光’” 新闻  央广国内 ⋅  5阅读 ⋅  6小时前
海外人士谈抗战|专访:“美中当年并肩作战的历史仍在激励我们前行”――访杜立特行动美军飞行员后代威廉・罗斯・坎滕伯格 新闻  央广国内 ⋅  5阅读 ⋅  6小时前
中国援助阿富汗首批抗震救灾物资交接仪式在喀布尔举行 新闻  央广国内 ⋅  5阅读 ⋅  6小时前
通讯丨花椰菜种子见证中巴农业合作 新闻  央广国内 ⋅  6阅读 ⋅  6小时前
全球t望丨加蓬媒体: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意义重大 新闻  央广国内 ⋅  6阅读 ⋅  6小时前
海外人士谈抗战丨专访: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访亚美尼亚-中国友好协会主席阿瓦基扬 新闻  央广国内 ⋅  6阅读 ⋅  6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