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心呵护,静待花开。在杭州钱塘,得益于当地亲清政商关系,成立8年的杭州医药港正迸发出强劲的创新力量——继去年12月迎来首款创新药后,这里进入临床试验的创新药已有108种。在山东乐陵,得益于“一对一”验收帮扶举措,山东安井食品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速冻食品项目厂房建成后,验收流程与投产准备环节并行推进,施工工期缩短近6个月,大大节省了成本……
事实证明,把企业合理诉求当作“第一信号”答得快、办得好,方能助力企业抢抓时间窗口、稳定投资预期,让政企奏响高质量发展的“同心曲”。
“亲”则两利,“清”则相安。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聚焦吃拿卡要、冷硬横推、违规收费、趋利性执法等顽瘴痼疾,以利剑高悬之势督促职能部门立行立改,为市场划好“公平线”、为企业送去“定心丸”,让公平可感、清风扑面,值得称道。
对纪检监察机关来说,倾听合理诉求、解决急难愁盼,必须坚持“企业呼声就是监督哨声”,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一方面,紧盯行政审批、监管执法、贷款融资、招投标等关键环节,对吃拿卡要、任性处罚、新官不理旧账等破坏市场规则的行为露头就打,对顶风违纪者通报曝光,形成震慑;另一方面,把监督嵌入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等全链条,对惠企政策“空转”、奖补资金“沉睡”、减税降费“梗阻”等开展重点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当好“店小二”。
此外,还要同步建立完善“室组地”联动、“营商环境监测点”等制度,对合理诉求“接诉即办”,对违规违纪行为严查快办,及时为受到诬告陷害者澄清正名,让企业家和干部放下包袱、轻装前行。纪检监察“硬约束”托举营商环境“软实力”,必定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清淤护航。(作者:管筱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