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补贴是国家为支持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利益而设立的一项重要惠农政策。大家要从上述两起案件中警示反思,进一步规范涉农补贴申报工作,严把种植面积核查关,防范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近日,在宁国市梅林镇2025年稻谷补贴工作调度会上,梅林镇纪委结合该镇两起因审核把关不严,导致虚报冒领涉农补贴资金的违纪案件,向参会人员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
今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聚焦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以典型案件查办为抓手,坚持靶向施治,通过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与系统治理并重,既精准整治表象问题,又深挖病灶根源,推动标本兼治。在依法依规办理问题线索,给予相关责任人处理处分的同时,要求对于补贴资金发放不到位、虚报错报等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同时,组织职能部门召开以案促改专题会议,通过典型案例深度剖析,推动职能部门及经办人员从制度漏洞、流程缺陷、责任落实三个维度开展自查自纠,重点优化“申报—审核—发放”全链条监管机制,确保涉农补贴资金规范使用。
此外,市纪委监委深化组地协同监督执纪工作模式,建立问题线索双向移交机制,对涉及乡村干部的问题线索,由乡镇纪委主责核查,派驻纪检监察组同步监督职能部门履职情况,实现监督触角向涉农补贴资金申报、审批、发放全流程延伸,形成分级负责、双向反馈的监督闭环。
“我们督促镇农办将补贴标准、补贴对象、补贴依据、申报流程、核查重点,以及在实践中遇到的特殊情况等进行归纳整理、分类细化,不断强化对村业务指导。同时,我们也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并做好纪律提醒。”梅林镇纪委书记李川介绍说。
据悉,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排查处置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领域问题线索25件,推动有关职能部门整改问题65个,追责问责2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3份。
“案例是最鲜活的教科书。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通过查办典型案例推动职能部门健全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切实发挥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宣城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