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琦是元朝的一个高僧,浙江象山人,自幼出家,声望很高。他一直活到了明初,见过朱元璋。他也写诗,以唐代著名诗僧寒山为榜样,写了一些讥刺世态人情的诗。上面这一首就与寒山诗同一个风格和主题。
前两句先顺着俗世人情说,做个铺垫:一个人如果不喜欢钱财,如何能积累起厚实的家产呢?爱钱、致富,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后面几句笔锋一转,指出爱钱是没问题的,但不能走歪门邪道,如果像那些贪官污吏一样,大肆聚敛,黄金满斗满柜,那么看着衣服光鲜,其行为还不如猪狗。简直就像瞎眼的猕猴,迷失方向,混到驴群里游走一样。
诗的语言很直白,感情却很强烈,将贪官嘲讽为猪、狗、猴、驴。梵琦还有一首拟寒山子的诗,其中说:“贪财殊未歇,长恶何由已。若欲识其源,如身影相似。”若贪财不知收手,那么带来的恶果也没有休止,这种因果的根源,如同身与影一样永久伴随。
自古以来,通过合法渠道、正当手段来发家致富,都是被认可和鼓励的。但作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务必要审慎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保持应有的警惕,管好心、管住手,不可有权力变现的念头,不可以权谋私、法外求富,而去“傍大款”、捞外快、讲排场、追享受,最终走偏道路,栽了跟头,成了笑话,以至被老百姓痛恨、唾弃,这是应该引起每个人深思、警觉的。系之以诗:
心为物役亦堪哀,不义之财惹祸灾。
一旦尊严失去了,沦成猪狗队中来。
(廖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