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变化 | 来回跑变上门办

新浪国内新闻 2025-09-15 10:33:35

李少纽,河南省新野县上庄乡老龙镇村村民。

我一辈子跟牛打交道。小时候跟大人一起给生产队喂牛,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自己家里养牛。有了牛,耕地省去了很多人力,还能增加家庭收入。

前些年,我走亲戚时听人说养牛国家给补贴。我养了20多头牛,咋没拿到补贴呢?于是我到上庄乡畜牧兽医站询问,人家回答说我这养牛场规模小,领取养牛补贴条件多,需要这资料那资料,还要到乡政府去申请。

我跑了乡政府三四趟,总算弄明白具体要什么资料。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把资料弄齐上交后,又让我回去等消息。这一等就是半年,最终也没结果。我就想着算了,这补贴不要了。

之后,我的孩子在网上看到县里发布的惠农补贴申办流程和所需要的资料条件,还得知全县正在治理群众办事难问题。于是,孩子在网上提交了我家养牛场的具体情况以及申请补贴所需要的资质证照,留了电话号码。

提交信息两天后,县畜牧局和财政局的同志就来到了我的养牛场,现场查看了解相关情况,对养牛场和牛群拍照,并让我签字确认。后来我了解到,县纪委监委在跟进监督推动惠农政策落实,整治基层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等作风问题。

不到一周时间,我接到乡财政所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我家养牛场的照片材料、证照材料已经审核通过,养牛补贴会打到我的银行卡里,让我及时查收。工作人员还嘱咐我,以后如果扩大饲养规模可以电话联系他们,他们会上门为我办理补贴。

放下电话,我心里暖洋洋的。现在政策这么好,我再筹备点钱,自然是要扩大养殖规模的。

(本报通讯员 王宽德 田俊岭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