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为伴产业兴 | 清障疏堵茶飘香

新浪国内新闻 2025-09-15 10:33:35

前不久,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纪委监委乡村振兴督导组深入大兀山茶叶种植基地开展“回头看”。茶丛中,自动滴灌系统正常运转,茶芽正茁壮生长。

此前,督导组调研发现该基地喷淋设备靠发电机来驱动,每月燃油成本达1500元。基地负责人黄其东反映:“日常用电拉不过来,只能自己发电。”该县纪委监委随即督促职能部门提高服务意识,全程监督推动建成110千伏线路用电工程。

昭平县茶园面积27.69万亩,种植规模较大,带动了8000多户2.5万脱贫群众增收。近年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靶向施治打通政策落实难点堵点,切实解决茶企茶农急难愁盼问题,为茶产业发展清障护航。

该县纪委监委深化运用“室组乡(镇)”联动监督机制,深入开展茶叶产业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检查落实产业奖励、建设标准化仓储设施等情况,持续纠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惠农惠民政策落实落地。

奖补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不畅,是茶企茶农心头之痛。今年上半年,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与分管县领导谈心谈话,督促坚持问题导向真整实改。同时,向县茶产业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发出提醒函,推动建立“资金台账+部门联审”机制,畅通奖补落实通道。

昭平县纪检监察机关持续跟进监督,推动全县完善产业奖补等机制,确保惠企政策落实落地,进一步激发了茶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该县纪委监委坚持一体推进“查改治”,靶向清除茶产业发展“蛀虫”。

此前,该县纪委监委收到县东潭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周某、副所长姚某损公肥私、导致国有资产损失的问题线索。

经查,私企老板潘某得知某国企计划收购东潭岭茶园,便找到周某、姚某提出先行收购,承诺给予好处费。周某、姚某采取出具虚假证明等手段,帮助潘某获得700多亩茶园经营权,周某、姚某从中收受好处费。

随后,该县纪委监委将周某、姚某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同时印发通知督促县林业局开展以案促改促治。该局党组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完善制度机制。

昭平县纪委监委严肃查处涉茶领域违纪违法案件,利用典型案例持续开展以案促改促治。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督促职能部门从源头堵塞监管漏洞,完善产业奖补机制、规范资金审批流程,护航茶产业健康发展。(本报通讯员 王巧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