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8月,永兴村村集体收入为4.5225万元,其中入股项目分红收入共4.4万元,公益林补贴0.1万元……”在资源县资源镇永兴村的“阳光公示栏”内,村集体经济项目的收支明细清晰可见、一目了然。
今年以来,桂林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培育廉洁理念、规范权力运行、营造崇廉氛围,将廉洁文化融入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从思想根源上筑牢基层干部拒腐防变的防线。
为进一步规范村级公开,该市纪委监委指导阳朔、龙胜等试点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利用“火塘”会、百姓议事亭等基层议事协商阵地,通过搭建平台说事、明确内容谋事、健全制度理事,围绕项目申报、下达、实施、开工、完工等各环节进行公开,保障项目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同时,该市纪委监委将村(社区)公开与基层监督同步推进,在全市选聘清廉乡村建设监督员1134人,采取“乡镇纪委+村纪检委员+清廉乡村建设监督员+组屯”监督模式,强化对乡、村两级“四公开”的靠前监督,将监督延伸到最后一米,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前不久,恭城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该县莲花镇便民服务中心了解到,村民周大伯的银行登记信息变更后,便收到了332元的养老金。此前,周大伯养老金领取的银行账号发生变更后,因未及时更新登记信息,导致养老金发放失败。
在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该镇便民服务中心将该问题纳入“为民办实事”清单,持续优化完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将廉洁要求深度嵌入业务流程,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截至7月底,莲花镇便民服务中心通过排查,共发现养老待遇发放失败人员60人,已协助54人完成手续更新并重新发放养老金,涉及资金2.1万余元,制度“篱笆”越扎越紧。
走进全州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廉洁文化墙用漫画生动解读政策“放管服”改革落地、惠企政策执行、行政审批廉洁高效、服务态度等政策信息和制度要求;年轻工作人员工牌印着廉言警句,时时提醒;扣好每一粒扣子,走好人生每一步……深耕“廉洁政务”品牌,当地以打造清廉窗口为抓手,引导党员干部和职工树牢政治意识、廉洁意识,不断擦亮为民服务的清廉底色。(桂林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