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剧《德黑兰》的剧照。(图源:Apple TV Plus Press)


《007》系列间谍电影宣传海报。(图源:eBay)


“闲聊就是帮助敌人!”,苏联反间谍宣传海报。(图源:eBay)


6月13日,以伊冲突期间,摩萨德发布视频的截图,展示两名间谍如何从内部攻击伊朗目标。(图源:外媒)


今年以伊冲突期间,受到以方袭击的德黑兰市区建筑物。(图源:


6月23日伊以冲突期间,一名男子手持伊朗国旗,旁边是一辆在以色列袭击中被摧毁的伊朗红新月会救护车。(图源:


据伊朗媒体报道,伊朗17日处决了一名为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工作的间谍——沙赫巴兹。
在6月的以伊冲突中,以色列在伊朗境内招募的间谍为前者第一波次的空袭提供了不小的帮助。可以确定的是,这些间谍使用被秘密运送至伊朗各地的武器装备和无人机对该国的防空系统和指挥机构形成了一定的干扰。
同时,冲突前也正是这些活跃在伊朗的间谍,源源不断的向以色列输送着伊朗军事设施和重要人物出行规律的情报,佐证以色列卫星系统拍摄的照片。
那么以色列方面到底是怎样筛选和招募间谍的?
围绕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角力,博观工作室推出“以伊隐蔽战线的战争”第二篇文章,继续谈一谈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酷炫”的工作?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以色列情报机构不同于21世纪伊始前后的低调隐秘,如今以摩萨德、辛贝特为背景的间谍故事正在新闻和热播电视剧中不断“刷屏”。
许多过往“不为人知”的行动细节被前所未有的披露,比如对此前暗杀伊朗核物理科学家穆赫森·法赫里扎德以及以伊“12日冲突”中的诸多间谍参与行动的过程就被媒体大量报道传播。
奈飞(Netflix)拍摄的《间谍》、苹果TV的《德黑兰》等热门流媒体剧集,将摩萨德等情报机构描述成一个冷酷无情但又高效运转的机器。
那么以色列情报机构对于这样的曝光感到坐立不安吗?
恰恰相反,曾经普通人难以触及到的情报机构正在欢迎和主动加速这种曝光。以色列前情报人员表示,增加曝光的意义就在于“招募更多间谍”。
摩萨德的长期招募计划中,加强自身在社交媒体的存在感就是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摩萨德会主动且巧妙地泄露一些未经证实的行动信息。该机构正主动“拥抱”一系列电视节目和电影。好莱坞大片《壮志凌云》曾为美国海军招募人员取得了不小的成功,而以色列情报结构也在以此为目标,希望把“为摩萨德工作变得更加酷炫”。
曾为摩萨德工作28年,如今经营着为好莱坞制片厂提供“间谍类电影”咨询服务的摩萨德前特工阿夫纳·亚伯拉罕表示,以色列需要更多间谍,“那些被公之于众的摩萨德行动恰好塑造着传奇,它让人们感到震撼,并带来更大影响力。”
亚伯拉罕称,他还是一名年轻的特工时,时常和自己的同事从《007》系列电影中寻找灵感,由他协助设计的以色列摩萨德新官网也秉承了这一理念。该网站首页引用了一句未署名的话,“突然间,我发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或许只有在电影中才能看到”。
危险的接触
据新闻调查机构Propublica报道,摩萨德官员透露称,同以方情报机构接触的伊朗及其邻国人员,他们加入摩萨德的动机既有个人目的,也有政治目的。有些人受到了以色列许诺的金钱、家庭医疗保障和出国留学机会的诱惑,有些人则是因为不满政府。
摩萨德大约在15年前开始了海外间谍招募策略的转变,此前承担抵近并摧毁中东敌国防空系统、监视重要人物出行的任务一般是以色列一线特工的专属任务。但是随着科技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基于对伊朗的渗透,以色列正在大量招募伊朗人和伊朗邻国公民作为执行任务的间谍。
以色列官员称,一位伊朗间谍(简称为A)在德黑兰附近一个小镇长大,出生于工人家庭的他本沿着一个普通人的轨迹成长生活。直到A升入大学后,他和他的朋友因不当行为遭巴斯基民兵(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的武装力量)逮捕,并被带到拘留中心审讯。尽管A和他的朋友最终被释放,但这次经历让他“怒火中烧”并渴望报复政府。不久后,一位A居住在海外的亲戚将他的名字提供给了以色列情报机构。
以色列情报机构的招募人员专注于那些对自己国家感到不满的人,随即A获得了一次前往某邻国“免费旅游”的机会。借助旅游,A同摩萨德官员接触,摩萨德在完成审查后,邀请A成为针对伊朗的间谍,并承诺诸多好处。摩萨德还“强调”,如果A因为渗透工作被捕,以色列方面会照顾他的家人。A经由以色列情报和武器专家训练了数月,并在今年6月以伊冲突之前回到了伊朗,成为冲突中执行破坏任务的一员。至于行动后如何躲藏撤出,以色列方面则未透露任何信息。
前以色列摩萨德局长梅尔·达甘(2002-2010年在任)曾表示,他为摩萨德的招募能力感到“自豪”。达甘表示:“招募伊朗内部间谍的最佳切入点是该国多元的民族结构,还有那些存在反对政权的人,有一部分人甚至憎恨当前的政权。”
截至2022年6月,伊朗人口约8855万。人口比较集中的省份有德黑兰、伊斯法罕、法尔斯、呼罗珊拉扎维和东阿塞拜疆。其全国人口中波斯人占66%,阿塞拜疆人占25%,库尔德人占5%,其余为阿拉伯人、土库曼人等少数民族。
越陷越深且无法回头
以色列前任和现任官员均表示,间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倾向于传统间谍领域的潜伏任务,即收集情报并传递给负责人。而另一类则愿意执行激进的武装暴力行动,比如袭击科学家和防空系统。当然鉴于第二种行动暴露和被判处极刑的风险,多数人会选择第一种。
报道援引一位以高级官员的话称,“让人背叛自己的国家绝非易事”,“但发展间谍就是一个逐渐侵蚀的过程,从一个小小的请求或者无关紧要的任务开始,然后一个接着一个任务慢慢加码。这些都是试探,如果被发展的间谍表现得十分服从,那任务性质就会逐渐‘严重’。如果他们尝试退出,他们会发现自己越陷越深且无法回头。压力、威胁甚至敲诈,摩萨德掌握主动权驱使他们”。该官员表示,招募者会尽量避免直接威胁和强迫,但摩萨德总会找到合适的筹码和弱点引导间谍到自己愿意行动的地方迈出“第一步”。
外媒)
“金钱报酬当然很重要”,这位官员强调,但人们也受到感情的驱动,如果被招募者受到某种具体的利益吸引,那么来自摩萨德的“帮助”就可以把他拉下水。
上文中的A就是这样被吸纳的,首先摩萨德掌握了他内心不满的情况。其次,摩萨德开出了他无法拒绝的条件,以色列能够为他的一位亲属提供伊朗境内无法获得医疗护理。医疗护理一直是摩萨德的标志性招募手段,巴勒斯坦许多抵抗组织也是这样被渗透的,而针对伊朗籍间谍的策略中,这一手段的作用尤为突出。
摩萨德在互联网上还有许多“陷阱”,该机构会创建波斯语网站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波斯语帖子,承诺帮助患有癌症等重病的伊朗人,这些帖子往往导向同以情报机构招募人员的联系电话或者加密的联系方式。
另一种吸纳伊朗间谍的“诱饵”是提供在国外高等院校深造的机会。经过研究和分析,摩萨德招募人员发现,伊朗社会文化对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始终非常重视,伊朗政府也鼓励高等教育发展和国际交流,通过提供西方大学的深造机会来招募间谍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工具。
外媒)
一旦确定候选人,摩萨德会选取土耳其、亚美尼亚或者阿塞拜疆作为初次会面的地点,泰国、印度及一些东南亚国家也被作为潜在会面地点。候选人需接受一系列面试和心理评估,心理学家会通过单向玻璃观察这些人的行为,并确定这些人是否可以为摩萨德所用。即便在正式吸纳为间谍后,这些间谍也会被定期重新测试以确定其忠诚度。
候选间谍都会接受大量的培训和监督。为避免怀疑,他们会系统性接受间谍训练,穿什么衣服、开什么车,以及如何安全的取用资金。
同时间谍的联络人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位精于“操控”麾下间谍的前摩萨德特工表示,联络人对于部署在一线的间谍而言,是教父、保姆、心理学家、精神导师,甚至还是“家人”。联络人的目标就是建立和一线间谍间牢固的纽带,使间谍们可以感到安全和支持,并“舒服”的向联络人分享出最深的个人秘密。
据伊朗媒体报道,9月17日摩萨德间谍沙赫巴兹被执行绞刑。他因工作性质可以出入伊朗重要数据中心,通过访问摩萨德设置的网络招募页面成为间谍,被策反后泄露了伊朗大量机密信息。他曾要求摩萨德保障他及其家人的安全,提供美国永久居留权和价值1.2亿美元的数字货币。(图源: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
间谍们透露出的一切信息,无论是关于自己还是伊朗政府的,都带有潜在价值,无论是作为加深同间谍关系、驱使间谍的“抓手”,抑或能捕捉到伊朗政府的动向和关键细节,甚至间谍社交圈内的人物也会被摩萨德考虑是否可以带来利益。
报道指出,以伊冲突中袭击伊朗重要人物和设施的间谍,至少在境外乃至于以色列本土接受了5个月的培训。以色列情报机构建立了专门的场地和模型,不断训练和模拟间谍如何在冲突中给予伊朗以“关键一击”。
执行暴力袭击任务的间谍拥有至少20个小组,每组维持在4-6人规模。其核心目标是伊朗的防空系统,这些高价值目标的清单则由以色列空军提供。每个小组都有独立的任务指示,并始终与联络人保持沟通,以便随时更新袭击计划。
部分间谍是伊朗人,但也有邻国公民和伊朗侨民,他们通过伊朗同邻国漫长的边境线分拨次秘密潜入并埋伏起来,直到6月12日冲突的战火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