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在云南的苍山洱海间,一群女性正在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绿色血脉——她们既是沙溪古镇生态文旅的创业先锋,也是洱海岸边守护清波、扎根田间的科研工作者。从古集市的复兴到母亲湖的清澈,云南女性用智慧和行动,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踏出了一个个深深的足迹。
沙溪古镇,古韵新生引凤来栖
从大理古城出发,驱车两小时,便来到一处隐匿于群山环抱中的古老小镇——沙溪。这里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青石巷陌间,仿佛仍回响着马帮的马蹄声。近年来,通过“沙溪复兴工程”,沙溪以“最少干预、最大保留”的方式修复了古戏台等历史建筑,让这座古镇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重新焕发生机。


沙溪古镇/央视网记者摄
走进沙溪古镇,央视网记者遇见了一批来自天南地北的“新村民”:他们被这里的绿色与宁静吸引,来此旅居、创业、研学,为古镇注入鲜活活力的同时,更撬动了乡村振兴新支点。从北京来的令嘉夫妻曾从事出版行业,在一次云南之旅中彻底迷上了沙溪。因为“在这里找到了快与慢、长与短的平衡点”,他们二人在此建造了书香小院,并将4万多册藏书搬了来,供本地村民和外地游客免费借阅。
因热播剧名声大噪的“有风小院”,如今已成为沙溪的热门打卡地。院内,石榴树与兰花草参差错落,静坐其间,仿佛时光也为之凝滞。事实上,沙溪不乏这样将绿色生态与文旅融合的精致院落。通过“旅居+非遗/咖啡/田园/体验”等多元业态,沙溪不仅吸引更多游客驻足,也带动本地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民宿运营、手工艺品销售等方式实现增收,实现乡村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记得住绿水青山,洱海清波由她们守护
在大理洱海岸边的古生村,一支打捞队正撑桨出湖,打捞水草、捡拾垃圾,以实际行动守护着洱海——这片当地人眼中的“母亲湖”。一名队员表示:“把洱海打扫干净了,才会有更多游客愿意来。”
不仅打捞队在行动,坐落于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的科技小院也在为同一目标贡献力量。该小院在保护洱海的同时,也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转型出谋划策。这里会聚了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女性科研工作者。她们长期驻扎在村落里,致力于洱海保护与绿色农业推广,并将论文写在了云岭大地上。


古生村科技小院洱海保护规划展板/央视网记者摄
“我们的研究方向源于洱海保护这一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并延伸出乡村振兴这一板块。”古生村科技小院负责人、云南省三八红旗手金可默向央视网记者介绍,科技小院成立以后,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做了一家一户的入户调研,了解女性的特长、是否能够接受民宿培训等,针对性开展农业技术、旅游管理等培训,对接电商平台构建“田头—餐桌”直供模式,帮助她们创办家庭农场、加工工坊、民宿等,打破了以往女性只能在家务农的收入困境。
一双手牵着另一双手,云南女性正在用她们的智慧和行动,让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乡村发展相融共生。她们是绿色云南的守护者,更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者——每一片清波、每一座古院、每一亩良田,都在讲述女性建设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