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国内 / 正文

青春华章丨水脉连着国脉,青春挺膺担当

央广国内 2025-09-23 21:29:37

一条长江,奔流不息,见证了多少青春抉择;一座枢纽,默默运转,诉说着五载春秋的殷殷嘱托。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都水利枢纽时强调:“要继续推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完善规划和建设方案,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时光荏苒,近五年来,江苏大地持续谱写治水兴水新篇章。“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人”,一代代河海人投身水利事业,映照着河海大学“治水兴邦”的初心,也为我国水利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与力量。

9月22日,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河海大学这座与“水”共生共荣的高等学府,见证河海学子“治水报国”的青春担当。

作为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河海大学自1915年诞生起就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始终以“治水兴邦”为己任。新中国第一个水文系、第一个陆地水文本科专业、第一个海洋工程水文专业、全国第一个水务工程专业等均在这里蓬勃兴起,为国家水利事业输送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它还被誉为“红帽子大学”,这顶“红”,不是外在的标识,而是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河海青年心怀爱国之情,在这里点燃革命火种,孕育出了鲜明的红色基因。

“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水安全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保障。回望百十年,一代代河海人与水同频、与国家发展共振:他们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等超级工程贡献智慧;他们清除边坡生态修复的“拦路虎”,攻克深海探测的诸多世界级难题……从水文监测到灾害预警,从能源合作到生态修复,从国内市场的水利水电项目到共建“一带一路”的海外项目,哪里需要治水,哪里就有河海人的身影。他们是治水者,更是“为国护水”的忠诚卫士。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速、现代化加快推进,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提质赋能;全社会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十四五”期间,我国水利事业取得长足进步。而这五年,河海青年从未缺席,他们把“治水兴邦”的初心使命写在江河湖畔的治理现场中,写在水利科技突破的创新答卷上,更写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使命征程里――

水利水电学院学子开发“图审事”水利AI审图系统,提升审图效率和质量,为水利工程建设保驾护航;“00后”团队自主研发“探伤专家――水利工程智能缺陷检测设备领航者”,助力解决行业痛点难题;学生调研团队扎根云南,探索跨县搬迁移民返贫风险防范路径,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智慧……从宏伟枢纽到蜿蜒沟渠,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这所大学走出去的青年正以“自找苦吃”的劲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水脉连着国脉,青春挺膺担当。当新一代河海青年继续走向西南水电基地、沿海防护工程、智慧水网实验室,当更多年轻人选择将青春华章写在乡村沃野、科研一线、发展前沿,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画卷,必将更加生动丰盈、充满希望!(谢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