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韩商工会议所报告:过去十年,中企营收增速6倍于韩企

新浪国际新闻 2025-09-24 15:00:24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黎枳银]“过去十年,中国企业的增长速度是韩国企业的6倍多。”23日,多家韩媒关注到了韩国大韩商工会议所的一份最新报告。该报告显示,2015年至2025年间,入选“全球2000强”的中国企业从180家增至275家,增长幅度高达52.7%;而韩国企业数量从66家降至62家,减少6.1%。在营收上,中国企业的增长速度达到韩国的6.3倍。《韩国先驱报》称,韩国经济曾被誉为“汉江奇迹”,如今却面临着“长江奇迹”中国复兴的挑战,“中国的技术实力让韩国的关键产业感受到威胁”。

大韩商工会议所23日基于美国《福布斯》杂志统计数据发布了一份题为“从全球2000强企业变迁看韩美中三方格局”的报告。韩国《朝鲜日报》援引报告内容称,过去十年间,入选“全球2000强”的中国企业从180家增至275家,增长幅度高达52.7%。美国入选企业数量小幅增长6.5%,从575家增至612家。三国中唯有韩国企业数量从66家降至62家,减少6.1%。

中韩两国企业在营收增长方面的差距更为悬殊。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韩国“全球2000强”企业合计营收从1.5万亿美元增至1.7万亿美元,仅增15%;相比之下,中国企业营收规模飙升了95%,从4万亿美元迅速增至7.8万亿美元。《朝鲜日报》称,这意味着过去十年间,中国企业在营收上的增长速度达到韩国的6.3倍。

根据报告,引领各国增长的行业也存在明显差异。中美两国主要依靠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产业引领增长。在中国,阿里巴巴、腾讯、比亚迪等信息技术及先进科技企业快速扩张,同时能源和制造业领域也涌现出一批新的全球领军企业。韩国的增长则主要来自制造和金融领域企业。韩国“韩国商业”网站称,这些企业包括SK海力士、KB金融集团、韩亚金融集团和LG化学。而新入选“全球2000强”的韩国企业则以金融公司为主,包括三星证券等。

针对韩国面临的现状,报告认为,韩国政府对韩企的扶持依然欠缺。大韩商工会议所产业创新部负责人李钟明(音)指出,“每年仅有0.04%的小企业能成长为中型企业,1%至2%的中型企业能发展为大型企业。如今是时候调整政策了,像中美那样,推动各行业快速涌现具有颠覆性的初创企业。”大韩商工会议所在报告中呼吁,政策应更多奖励企业增长,而非施加监管限制,此外应优先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为韩企生态系统注入活力。

谈到中国的增长,《韩国先驱报》认为,在推进制造强国建设过程中,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上持续发力,催生了一批世界级企业。中国的企业生态系统通过催生新兴企业而发展壮大,技术实力也正在挑战韩国关键产业,包括钢铁和显示器等。报道还称,目前中国正在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进行巨额投资,有望在这一未来关键产业领域超越美国。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韩两国企业在过去十年间呈现出如此鲜明的增长反差,根源在于市场规模与产业政策两大维度的差异。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这个巨大的战略纵深为本土企业提供了成长土壤和试错空间,使其能够迅速实现规模化,再凭借成本和效率优势走向全球。同时,中国通过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发挥制度优势对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长期、大规模的战略支持,并依托完整的全产业链优势,催生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颠覆性企业。

“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中国在多个领域对韩国形成产业替代。从传统造船、家电、显示面板,到新能源汽车和部分半导体领域。”项昊宇说。

韩媒认为,面对中国的崛起,韩国集中全力发展自身优势,比如在信息化领域。项昊宇认为,韩国想重现以往的荣光很困难,过去的成功模式已难以为继,未来出路不再是与中国进行规模竞争。更可能的方案是进行深刻的结构性改革,并集中全部力量,在其仍保有优势的“高精尖”技术领域以质取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