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国内 / 正文

为防御台风、获取精准数据 气象专家驾机飞向“桦加沙”

央广国内 2025-09-28 09:24:07

  随着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多,公众对于防灾减灾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本周的台风“桦加沙”就是如此,风还没来,就几乎引发了全民的关注。

为防御台风、获取精准数据  气象专家驾机飞向“桦加沙”

  体型庞大、环流宽阔,最高风力17级,年度风王“桦加沙”逼近,让广东省乃至整个大湾区骤然紧张。周一,广东省政府宣布全面进入防御台风临战状态,囤食物,贴玻璃,各地民众各式的“防风术”,也随之出现。珠海的一家商户,更是一口气叫来12辆大卡车,围在店的周边用作“挡风墙”。

为防御台风、获取精准数据  气象专家驾机飞向“桦加沙”

  拥有“巨无霸”云系,环流直径超过1000公里,所到之处,不断造成灾难性破坏。“桦加沙”登陆菲律宾,引发洪涝与滑坡,随后在中国台湾省,则是引发连锁灾害,花莲一处堰塞湖发生溢流,截至9月25日上午,已造成15人遇难,31人失联。

为防御台风、获取精准数据  气象专家驾机飞向“桦加沙”

  本周三凌晨,香港天文台和澳门气象局,均挂出最高级别的“十号风球”。海水倒灌导致香港一家酒店大门被瞬间冲破,有人被涌入室内的水流冲倒,当天就有101名香港市民在风暴中受伤。

为防御台风、获取精准数据  气象专家驾机飞向“桦加沙”

  本周三,广东全省21个地市全部启动防风应急响应,珠海、江门、阳江等城市先后进入12级风圈,而且部分点位,风力远不止12级。

为防御台风、获取精准数据  气象专家驾机飞向“桦加沙”

  周三上午11时,气象站站长梁兴文,在上川岛气象站拍下了这段视频。约1小时后,记录到最大阵风65.1米/秒,达到17级以上,这是有历史记录以来广东省国家级气象站录得的最大阵风。

  沿着海岸线,台风一路向西。周三17时左右,“桦加沙”最终在广东阳江的海陵岛登陆,这个登陆点,与气象专家此前的预判,有所差异。

为防御台风、获取精准数据  气象专家驾机飞向“桦加沙”

  台风在阳江登陆时,尽管最大风力已减弱到13级,但阳江12级以上大风持续了10个小时,造成全市85000多棵树木倒伏,阻断了交通。24日晚开始,阳江市政、消防、武警各部门迅速开展道路清障工作,一些市民也自发加入。

为防御台风、获取精准数据  气象专家驾机飞向“桦加沙”

  广东省政府就台风“桦加沙”防御工作发布全省紧急动员令,要求全力投入防风防汛,和抢险救灾工作,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本周二,台风到来前一天,一场艰难的动员正在进行。根据预报,台风“桦加沙”极可能横穿下川岛,但这个常住人口206人的村落,以老年人为主,不少村民不愿意离开,驻村干部们需要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要求是在台风到来之前必须撤离。

为防御台风、获取精准数据  气象专家驾机飞向“桦加沙”

  作为正面迎击“桦加沙”的地区,江门市利用台风登陆前的时间窗口,完成了近20万人的转移,1700多个避风场所,安置了1.2万余人,避免了台风冲击带来的人员伤亡。而整个广东省,也是时隔七年后再次发布紧急动员令。

  紧急动员令,不仅意味着人员的紧急撤离,也意味着应急力量的紧急集结。救援人员接到村民被玻璃划伤的信息后,立即协调救护车赶赴现场。

为防御台风、获取精准数据  气象专家驾机飞向“桦加沙”

  台风登陆前,广东消防救援机动总队,已进入最高等级战备状态,在省内6市14个重点地区前置备勤。在台风登陆的两个小时内,就接报与台风相关的警情313起。

  “桦加沙”周三在阳江登陆,给这家家居用品企业带来了破坏。而早在两天前,企业就接到停工通知,提前调整了生产计划,安排工人放假。

为防御台风、获取精准数据  气象专家驾机飞向“桦加沙”

  根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受台风等灾害严重威胁的地区,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受影响的程度和应急预案,宣布采取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等一项或者多项必要措施。

  既要确保安全,又要兼顾社会运转和百姓民生,超大城市深圳的防范举措,体现了更大的灵活性和精细度。学生停课最早开始,随后是停工、停业、停市,为市民留出避险缓冲时间后,最后再暂停公共交通。周三下午,台风与深圳擦肩而过,深圳第一时间宣布,解除“五停”措施。

为防御台风、获取精准数据  气象专家驾机飞向“桦加沙”

  本周二,台风登陆前一天,就在大家忙着避险的时候,两架小型飞机分别从海南琼海和香港起飞,直奔“桦加沙”。

  气象专家汤杰此次的任务,是进入“桦加沙”较外围的七级风圈,对台风外核区进行精细化扫描。而另外一架来自香港天文台的飞机,则是进入了风眼核心,投放了多个小型探空仪,以实时获取和回传核心区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的垂直廓线等真实数据。穿过风眼的瞬间,他们拍摄到“桦加沙”的内部结构,由于“桦加沙”体型巨大,只能拍摄到四分之一的台风眼壁。

为防御台风、获取精准数据  气象专家驾机飞向“桦加沙”

  两架飞机在最前线获取的台风数据,与中央气象台同步共享,在“桦加沙”的预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防御台风、获取精准数据  气象专家驾机飞向“桦加沙”

  飞机观测的数据,再叠加卫星、雷达等多种观测手段。最终,此次对桦加沙的预报,24小时路径预报偏差只有32.7公里,明显小于我国当前台风预报62公里的平均误差。路径精准度的提高,显然对于相关地区的应急防范意义重大。

为防御台风、获取精准数据  气象专家驾机飞向“桦加沙”

  十年来,我国的台风监测和预报不断实现着突破,去年,更是实现了载人飞机的台风观测,载人飞机载重更强,飞行更灵活,更有利于提高台风预报的精度。不过在专家看来,高精度台风观测的缺乏,仍然是当下台风预警预报中的瓶颈,需要在未来进一步突破。

  (编导 李昂 李昕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