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民警刘阔阔与孩子们在一起。通讯员 杨明 王艮 摄
在海拔4772米的里孜口岸,寒风掠过雪山时,总会卷起孩子们追着喊“桃子姐姐”的笑声。这笑声里,藏着里孜边检站民警刘阔阔与驻地孩子们关于法治信仰的双向奔赴。
“你一个法硕为什么要留在西藏?”“姑娘家怎么待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初到里孜,疑问时常掠过刘阔阔的耳畔。
而她的回答,早已写就――在西藏大学读研时,有一年在阿里地区田野调查,车辆因燃油耗尽困在漆黑的半山腰,是札达县巴札检查站民警的及时救助,让她在寒夜里感受到法治温度。自此,当一名人民警察,守护岁月静好、万家灯火的念头在她心底扎了根,毕业后,她毅然报考西藏边检总站,将梦想放飞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刚接手法治岗位时,刘阔阔心里装着忐忑。第一次去学校普法,她对着课件改了又改,生怕那些严肃的法律条文变成孩子们的“催眠曲”。
可当她抛出“为什么要守法”这个问题时,课堂瞬间炸开了锅。孩子们举着小手七嘴八舌,眼里闪烁着的求知光芒,像高原的星星一样亮。那瞬间,她所有的紧张都烟消云散。
课后的场景更让她心头一暖:孩子们拉着她学跳锅庄,把藏式小零食塞到她手里,离开时追着校车喊“姐姐下次什么时候来”……
“原来普法不只是传递知识,更是播种希望。”刘阔阔开始琢磨着把法条编成情景剧,让孩子们扮演“小警察”“小法官”,在寓教于乐中明白什么是规则,什么是正义。
2025年3月,仲巴县亚热乡小学校长索多将一本沉甸甸的聘书郑重地交到刘阔阔手里,正式聘请她为亚热乡小学法治副校长,这本证书不仅是对刘阔阔半年来教学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刘阔阔在亚热乡小学开展普法教育的半年里,变化在孩子们身上悄悄发生。课堂上,他们会认真思考“遇到危险该怎么办”;谈及梦想,有人大声说:“要当警察,像桃子姐姐一样保护大家!”;美术课上,孩子们的画笔里,有挺拔的国旗护卫队,有勇斗歹徒的警察,还有庄严的国门界碑。
“六一”儿童节那天,一个孩子拉着父母的手骄傲地说:“桃子姐姐教了我们好多知识,以后有问题就找她!”亚热乡小学校长索多在一旁打趣:“这法治副校长,比我还受欢迎呢!”
更让刘阔阔动容的,是孩子们偷偷塞给她的小纸条。“亲爱的桃子姐姐,谢谢你为我们承担责任,你很漂亮,很温柔。”字迹歪歪扭扭,却像一股暖流涌进她心里。她忽然懂得,这场双向奔赴里,孩子们收获的是法治信仰的萌芽,而她收获的是坚守的意义。
如今,刘阔阔已经正式成为“云上国门”的民警。从学生时代在阿里被民警照亮的那个夜晚,到如今成为照亮孩子们的“微光”,刘阔阔完成了从“被庇佑者”到“守护者”的蜕变。她说,自己愿做“云上边检”的守夜人,让国门法治既有钢铁之严,也有春风之暖,就像高原上的格桑花,在风雪里扎根,在阳光下绽放,把法治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