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国内 / 正文

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丨大庆油田刘可夫:大国工匠是怎样炼成的

央广国内 2025-10-11 22:31:23

在广袤的松辽平原上,有这样一位石油工匠:23载寒来暑往,他从初出茅庐的青涩技工成长为行业瞩目的“大国工匠”;从个人技能的突破到团队力量的凝聚;从设备维修的“小创新”到降本增效的“大作为”。他,就是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数字化运维中心首席技师刘可夫。

2025年,对刘可夫而言是硕果累累的一年。继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劳动模范后,他再获殊荣――入选中华全国总工会认定的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名单,成为大庆油田继刘丽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一线员工,也是2025年度大庆油田唯一的入选者。

把平凡事做到极致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这句话在刘可夫身上得到了生动诠释。自投身油田事业以来,他始终扎根生产一线,足迹遍布139.5平方公里的井站。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他反复摸索实践,总结出“望、闻、听、切”四大实用绝招,成功攻克一个又一个电气维修生产难题。

数字见证匠心。在同等工作时间内,他完成的配电箱接线任务量可达常人的5倍,质量远超全国同行业工艺标准。从业以来,他累计完成187项生产检修设备技术改进,创造经济效益千万余元;取得15项国家专利,12项成果获推广应用。这些数字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

国内独家技术,填补行业空白

在油田数字化浪潮中,刘可夫勇立潮头。他牵头创建大庆油田首家产业工人创新阵地,投身数字化仪表、变频调速装置故障诊断维修和自动化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面对“卡脖子”技术,他毫不退缩,带领团队突破多项技术瓶颈。

他自主研发的“数字化油井远程智能监测系统”成为国内独家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他首创的电路图重构技术,带领团队成员年维修各类仪表约1300块,系统性攻克了大庆油田数字化运维方面的多项生产技术难题。在油田遭遇特大暴风雪袭击时,他带领团队提前完成任务,保障了生产平稳运行,用行动诠释了责任担当。

薪火相传的“领路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刘可夫深知,工匠精神的传承比个人成就更为重要。他坚决当好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承者,创新实施“十百千”数字化人才培养机制。

据统计,他讲授数字化知识课程累计达4000余学时,听课人数破万;精心培养出170名高级技师,600多人顺利通过高级工鉴定,5名徒弟取得省级技术能手称号。他的课堂不仅传授技能,更传承着石油人的匠心与担当。

如今,在大庆油田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开启“十五五”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刘可夫的事迹正激励着更多油田员工。他的赤诚初心、匠人精神、创新锐气和传承担当,已成为推动油田数字化转型、强势上扬“第二曲线”、建设百年油田的宝贵财富。(来源:大庆日报 记者王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