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国内 / 正文

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里能养三文鱼?冷能解锁“冷经济”

央广国内 2025-10-20 13:21:06

   金秋时节,陆上稻浪翻滚,瓜果飘香;海上也迎来丰收旺季。在江苏盐城的滨海县,一场“蓝色粮仓”与“绿色能源”的跨界融合变革正在上演。江苏首家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开展大西洋鲑养殖的生产试验基地内,一派“鱼翔浅底”的丰收场景。

  工业园区内“藏”着三文鱼养殖基地

  总台记者 唐高林:在同一个工业园区内,既有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又有海鲜养殖。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产业,在江苏省首家大西洋鲑养殖生产试验基地,却碰撞出了新的火花。这样一个工业园区,为何能够养殖三文鱼?

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里能养三文鱼?冷能解锁“冷经济”

  这一片智能养殖车间,整个面积达1400平方米,设有两条养殖产线。三文鱼属于冷水鱼,它的最佳水温在8~18℃之间,主要产地在北半球的冷水海域。但是,江苏盐城的气候并不寒冷,海水常年温度处于20~28℃。如何将海水降温,满足三文鱼的生长需求呢?

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里能养三文鱼?冷能解锁“冷经济”

  答案就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也就是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它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三文鱼量身定制一个恒定的冷水环境。

  冷能“魔法”显威 科技助力陆上“蓝色牧场”

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里能养三文鱼?冷能解锁“冷经济”

  液化天然气需要在-162℃的极低温度下存储。当液化天然气外输时,就需要升温成气态,而这个过程是在冷能交换中心完成的。在这里海水与液化天然气相遇,实现“冷热交换”。

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里能养三文鱼?冷能解锁“冷经济”

  以每年5至10月份为例,从海里抽上来的海水温度大约为20℃。当它遇上-162℃的液化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升温汽化,而海水则吸收了大量的冷能,通过技术控制,变成了13℃左右的冷海水。这些冷海水再经过管道输送,到达养殖池时,温度刚好在16℃上下,这非常适宜三文鱼生长。

  循环经济新模式 打造液化天然气冷能应用示范园区

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里能养三文鱼?冷能解锁“冷经济”

  这个冷能养殖项目,是去年7月开始启动。这批三文鱼投放时约200克重,预计两年时间就能长成10斤左右的成鱼。按照售价每斤100元,也就是一条鱼可以卖到1000元。这种利用冷能“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模式,不仅让养殖成本降低了近三成,还能更好地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根据技术人员提供的一组数据,每利用1吉焦液化天然气冷能,可减少0.28吨标准煤消耗。整个养殖场每天利用约6吉焦冷能,就相当于节约用电1680千瓦时,这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5到10个月所用的电量。

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里能养三文鱼?冷能解锁“冷经济”

  由此可见,冷能是一个巨大能源宝藏。目前,盐城市滨海县正在围绕液化天然气冷能综合利用,致力于打造冷能应用示范园区。据科研人员介绍,他们按照“梯次利用”原则,除了开展冷能养鱼之外,未来还将打造制冰厂、冰雪大世界、算力中心等更多的冷能应用场景。期待未来,这些冷能上下游产业能够越做越大,创造更多的惊喜。

  (总台央视记者 王世玉 张伟 唐高林 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