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的重磅活动,“金融街发布”专场活动集中发布了一批金融领域最新的研究和重磅实践成果。
活动发布的《金融街发展报告(2025)》,对2024年以及“十四五”期间金融街发展情况多维度、系统性分析。

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金融街在决策监管、标准制定、资产管理、支付结算、信息交流、国际合作六大功能定位日益彰显,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金融街全球资管高地建设步伐加快,资管机构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21万亿元,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156万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左右。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金融业大模型应用指南》,明确了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边界、落地路径和合规要求,为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提供“懂行又守规”的数智化转型参考。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杨涛: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在金融领域已是大势所趋,在金融业寻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大模型成为重要助力。我们强调金融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要支持新质生产力,要支持科技强国,大模型本身就对助力目标实现起到重要价值。

此外,来自工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中国人保、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等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还发布了多项创新产品,包括颠覆性技术创新专项贷、北金所投融资对接平台等,多项重大合作在现场完成签约。
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正在北京举办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设置了多场聚焦绿色金融的议题活动。
在昨天(29日)的“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平行论坛上,《绿色金融白皮书》正式发布,为行业发展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白皮书系统梳理了国际绿色金融理论及我国绿色金融政策,展示我国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并对我国未来绿色金融的发展作出展望和倡议。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 杨兵兵:它提出了九大挑战、四个建议、四个展望,给市场提供绿色金融发展的行业智慧的结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