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种是来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对保障夏粮有效供给意义重大。眼下,主产区正在抢抓农时推进秋冬种。今年的秋冬种面临哪些难题?应该如何应对?
这片土地正准备迎接非常重要的“过冬客人”――冬小麦!可别把它和春天播种的小麦、水稻、玉米搞混了。冬小麦是“秋冬播种夏天收获”的模范生,它在秋天和初冬时节钻入土壤,长出嫩苗越过寒冷的冬天,来年夏天成熟收获,因此被称为冬小麦。

而秋天和初冬时节播种冬小麦等农作物,就是秋冬种。每年伴随秋粮陆续开镰收获,秋冬种从南到北渐次展开,来年夏季成熟,是一年当中收获的第一季粮食――夏粮。
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5左右,其中90%以上都是冬小麦。可以说,我们饭碗里的馒头、面条,大多都来自冬小麦,是名副其实的“口粮重要担当”!

黄淮海麦区,是我国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麦区,包括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这里种植的冬小麦,面积占全国冬小麦面积的七成多、产量近八成。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 郭进考:因为今年从黄淮海来看,小麦适播期降雨,这是多年不见的。在晚播情况下,要“抢收稳种”四个字。收的时候要快收,种的时候不要着急,要稳种。
晚播冬小麦怎么办?
9月以来,黄淮海地区出现连阴雨,降雨比常年同期偏多,造成较大面积晚播。那么,晚播小麦该怎么保丰收夺高产?
专家介绍说,晚播小麦,适墒整地是核心。农田有积水要排水散墒,整地过早土壤结块不利于出苗,要结合土壤含水量整地。

郭进考:要能成团,这就不成团了,如果不成团,是墒情不够,肯定种了苗儿出不好。所以,攥成团,落成散,这墒情最好,宁可晚,不可抢,这个时间要服从质量。

晚播小麦,选对种子是关键。晚播前期和中期要因地制宜选择成穗率高、分蘖能力强、多穗型品种,晚播后期要选择早熟品种。播前种子要包衣,有效防御病虫害。有条件可以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麦苗早发。

晚播小麦,科学用肥很重要。要适量增加底肥,补上前期降雨流失的养分,并帮助抵御明年春季低温。沙土地要适当多施肥,黏壤土要适当少施,增加的底肥不要超过常规用肥量的10%。

晚播小麦,播量合理要切记。不要盲目加大播量,要合理密植,以免造成麦苗拥挤不壮。适播期后,每过一天增加半斤种子,最多不超过45斤。同时,播种深度比往年要浅,正常年份小麦播种深度为3~5厘米,今年的晚播小麦不要超过3厘米。
郭进考:最重要的一点,要种好。咱不是讲,原来叫七分种,三分管。我说今年这个晚播小麦,要十分种,十分管,这才能克服晚播的不利环节。
在播冬小麦怎么种?
目前,黄淮海主产区部分适宜区域正抢抓农时,加紧播种冬小麦。那么,当前的冬小麦该怎么种?
专家介绍说,部分受降雨影响地块由于前期抢收,土壤被压实,秸秆留茬也偏高,这些地块需要深耕深翻后再播种。

黄淮海南部适播期在10月25日之前,最晚可到11月上中旬。黄淮海北部已经错过适播期的就属于晚播小麦,除了要采用种子包衣、增施底肥、浅播、合理增加播量等措施,可以选用高性能播种机,从播种、耙地到镇压,多环节作业一次性完成,有效提高播种质量。

郭进考:我们如何播种好,一个是精细播种,一个是用新型的播种机,通过这些措施,我觉得都提高播种质量,只要实现了苗全、苗齐、苗匀,我相信对夺取高产是有很大关联的。
已播冬小麦怎么管?
当前,已播冬小麦正陆续出苗,后期怎么开展田间管理,确保安全越冬?
专家建议,已播地块的冬小麦出苗后要查苗补种,对缺苗断垄严重的地块及时补种补苗,以免因为缺垄造成减产。

正常年份小麦播种后,要及时耙平镇压,紧实土壤、压碎土块,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促进根系生长和下扎,提高小麦抗旱抗冻能力。而今年由于土壤含水量高,地比较黏,尽量播后不镇压,进入冬天后再镇压,保墒又保温。

同时,要加强草害防治,在温度适宜时合理用药,控制住杂草。

郭进考:对于浇冻水问题,我今年提一个观点,我们常年如果浇冻水比较安全。今年的这个晚播苗,如果墒情适宜,不缺墒的情况下以镇压为主,可以免浇冻水。如果墒情不足缺墒了,仍然该浇冻水还要浇冻水。
(总台央视记者 王凯博 刘悦欣 邢台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