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央广国内 / 正文

数字中国智能奔涌 科创技术迭代“变量”转化为向“新”发展“增量”

央广国内 2025-11-12 16:22:13

  央视网消息: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在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石。“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面向下一个五年,以前沿科技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又将如何持续发力?

  脑机接口 用意念搭建看不见的“桥梁”

数字中国智能奔涌 科创技术迭代“变量”转化为向“新”发展“增量”

数字中国智能奔涌 科创技术迭代“变量”转化为向“新”发展“增量”

  这只活泼的机器狗不是在执行设定好的程序,也不是体感操控的游戏机,看似自主的动作背后,是人类脑电信号的控制。这些信号正是来自一位成功接受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的参与者。

数字中国智能奔涌 科创技术迭代“变量”转化为向“新”发展“增量”

  侵入式脑机接口是一种将电极植入大脑内部,直接采集神经信号的技术,能够帮助使用者通过脑电信号控制外部设备。脑机接口技术的出现,有望为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脊髓损伤等疾病患者提供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2025年3月25日,我国成功开展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前瞻性临床试验,成为继美国后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数字中国智能奔涌 科创技术迭代“变量”转化为向“新”发展“增量”

  在试验中植入患者大脑的设备,是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脑机接口系统,这也是目前全球最小的脑机接口系统。

数字中国智能奔涌 科创技术迭代“变量”转化为向“新”发展“增量”

  快速链接的上下游,为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约32亿元,预计2040年有望超过120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6%。

数字中国智能奔涌 科创技术迭代“变量”转化为向“新”发展“增量”

  从2024年1月首次被列入未来产业到2025年7月上升为国家战略,脑机接口正在迎来从概念走向应用的爆发点。作为“十五五”时期重点布局的未来产业之一,脑机接口已经成为中国竞逐前沿科技的核心赛道之一。

数字中国智能奔涌 科创技术迭代“变量”转化为向“新”发展“增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吴劲松介绍,“十五五”期间,重点打造运动脑机、语言合成、视觉重建以及神经调控的一些医疗器械,会形成一系列产品落地,也会形成一系列颠覆性技术。

  AI助盲眼镜 用科技点亮“看得见”的希望

数字中国智能奔涌 科创技术迭代“变量”转化为向“新”发展“增量”

  如果说脑机接口技术可以用意念搭建起一座看不见的桥梁,那么大模型技术的涌现,则用虚拟与现实的连接点亮了一份“看得见”的希望。

数字中国智能奔涌 科创技术迭代“变量”转化为向“新”发展“增量”

  蔡琼卉是一位钢琴调律师,小时候因为一次意外石灰烧伤导致双目失明。作为首批AI助盲眼镜的体验者,她第一次戴上眼镜“看懂”了世界。

数字中国智能奔涌 科创技术迭代“变量”转化为向“新”发展“增量”

  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这款眼镜能快速识别障碍物并在300毫秒内给到用户反馈。智能交互、实时响应的速度背后,除了不断迭代的大模型,还少不了算力系统的强大支撑。但曾经高昂的算力成本一度让这些初创企业望而却步。

数字中国智能奔涌 科创技术迭代“变量”转化为向“新”发展“增量”

  算力成本的快速下降,得益于核心技术的自主开发与创新突破,这也为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提供了更多具象化的场景。

数字中国智能奔涌 科创技术迭代“变量”转化为向“新”发展“增量”

  数据显示,2024年初,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日均Token(词元)消耗量为1千亿。截至2025年6月底,日均Token(词元)消耗量已经突破30万亿。

数字中国智能奔涌 科创技术迭代“变量”转化为向“新”发展“增量”

  阿里云研究院研究员陈振华介绍,短短一年半时间,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调用量增加了三百多倍,这也反映了中国人工智能的整个的技术和市场快速增长。未来,包括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的这些领域也会有更广泛的落地和应用。

  科技孵化 智能生长 未来产业方兴未艾

数字中国智能奔涌 科创技术迭代“变量”转化为向“新”发展“增量”

  大模型的快速迭代,也让越来越多的科技型初创企业开始站到舞台中央。

数字中国智能奔涌 科创技术迭代“变量”转化为向“新”发展“增量”

  在这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一场关于具身智能通信方案的讨论正在进行。对年轻的创始人们来说,“面对面”的碰撞、对话是他们在这里的日常。

数字中国智能奔涌 科创技术迭代“变量”转化为向“新”发展“增量”

  作为全国首个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平台,这里成立两年间已吸引超过200余家大模型企业入驻,形成了涵盖芯片设计、模型算法、数据语料、行业应用等人工智能关键领域的完整生态。

数字中国智能奔涌 科创技术迭代“变量”转化为向“新”发展“增量”

  许多和平台一同创立的企业,也从入驻之初不足10人的规模扩大到了数百人。截至目前,上海市人工智能人才规模近30万人,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90后”甚至“00后”已经成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数字中国智能奔涌 科创技术迭代“变量”转化为向“新”发展“增量”

  面向“十五五”,数字中国智能奔涌,未来产业方兴未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将技术迭代的“变量”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量”。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宋海涛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从关键技术向应用场、核心生产要素转变。要深耕场景、应用场,按照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让人工智能成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切身能够感受到的技术。